營養飲食

莙薘菜的營養價值 清熱解毒行瘀止血

導語:莙薘菜的營養價值。 二年生草本植物, 以幼苗或葉片為蔬菜。 原產歐洲南部, 西元5世紀從阿拉伯傳入中國。 莙薘菜按葉柄的顏色分為白梗、青梗和紅梗3種類型, 中國農家以青梗種栽培較普遍。 今天四季養生網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 莙薘菜的營養價值。

莙薘菜營養價值:

莙薘菜每100克葉片含還原糖0.95克, 粗蛋白1.38克, 纖維素2.87克, 脂肪0.1克, 胡蘿蔔素2.14毫克, 維生素C45毫克, 維生素B10.05毫克, 維生素B20.11毫克, 鉀164毫克, 鈣75.5毫克, 鎂63.1毫克, 磷33.6毫克, 鐵1.03毫克, 鋅0.24毫克, 錳0.15毫克, 鍶0.58毫克, 硒0.2微克。

莙薘菜性味甘涼, 具有清熱解毒、行瘀止血的作用。 《嘉祜本草》載:牛皮菜"補中下氣, 理脾氣, 去頭風, 利五臟"。 可煮食, 涼拌或炒食, 如清炒莙薘菜、莙薘菜燒豆腐、肉炒牛皮菜。 民間認為著蓮菜煸炒後與粳米粥共煮, 能解熱、健脾胃、增強體質。 廣東韶關有一道 "莙薘菜包", 是用白蘿小時、鮮冬筍、韭菜等切粒加水發蝦米、香菇、瘦肉粒共炒後,

勾芡, 然後用莙薘菜葉片包裹後油鍋煎之, 煎時要把葉柄放於鍋上。 此菜風味獨特, 吃後回味無窮。

莙薘菜的功效:

清熱解毒, 行瘀止血。 治麻疹透發不快, 熱毒下痢, 閉經淋濁, 癰腫傷折。

1、《別錄》:"療時行壯熱, 解風熱毒。 "

2、《唐本草》:"夏月以其菜研作粥, 解熱, 又止熱毒痢。 搗敷灸瘡, 止痛。 "

3、《本草拾遺》:"搗絞汁服之, 主冷熱痢。 又止血生肌, 人有傷折, 敷之。 "

4、《日華子本草》:"炙作熱水飲, 開胃, 通心膈。 "

5、《嘉佑本草》:"補中下氣, 理脾氣, 去頭風, 利五臟。 "

6、《隨息居飲食譜》:"清火祛風, 殺蟲解毒, 滌垢濁, 稀痘瘡, 止帶調經, 通淋治痢, 婦人小兒尤宜食之。 "

7、《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熱, 行血。 治肛門腫痛。 "

8、《四川中藥志》:"治麻疹初起, 見點未透和顏色不紅, 並治婦女經閉停瘀,

血腫和肛門腫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