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夏季吃冰降溫又消暑?你需要知道的"養陽"小貼士

夏季天氣炎熱, 人們往往喜歡吃一些冰鎮的、刺激的食物來緩解燥熱。 殊不知, 貪圖一時的爽快, 過量食用冰冷、刺激的食物會對身體造成巨大危害。

事實上, 冰冷、刺激的食物並不能從根上消暑。 據環球網報導, 通常人體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 當體溫過低時, 機體會自行燃燒熱量維持正常體溫。 人的胃就好比一口加熱食物的鍋, 吃下去的食物越冷, 人體需釋放越多的熱量來加熱食物使之易於消化, 所以攝入的冷食越多, 我們越會覺得燥熱。 因此, 一些錯誤的降溫法不僅起不到降溫的作用, 反而會加重暑熱。

不僅如此, 過度貪涼還會損耗身體的陽氣, 甚至帶入寒氣。 據《羊城晚報》報導, “春夏養陽”以養陽氣之生長, 順應陽氣升發之勢, 不應過量恣食冷飲、生物而造成脾胃虛寒, 引起慢性胃腸病。 夏天暑濕夾熱, 氣溫很高, 適當吃些冷飲、涼食無可厚非, 但貪圖一時之快, 過量飲用冷飲, 而不顧及脾胃之功能, 造成消化功能下降, 出現腹脹腹滿、食欲減退, 甚至腹瀉, 引起其他疾患, 或伏病於內, 得不償失。 故《食飲以宜》一書中有“唯有夏月難調理, 內有伏陰忌涼水, 瓜桃生冷忌少餐, 免致秋來生瘧痢”之告誡。

除此之外, 據《生命時報》報導, 過度貪涼的行為可能會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從飲食中來, 主要是進食冰涼的食物,

如冷飲、冰鎮水果等。 寒邪入侵最典型的信號是少汗、怕冷、頭生疼, 輕則出現手足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狀, 重則可能導致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等問題。 尤其是孩子, 小孩子陽氣正在成長中, 過食冷飲, 會比成年人受到的損傷更大, 易出現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復的扁桃體發炎、發燒、脾胃不和等問題。

那麼, 夏日消暑到底應該吃些什麼呢?據《南方日報》報導, 如要取涼, 可嘗試將食物放涼食用, 避免將食物從冰箱取出即食;放涼飲用冬瓜扁豆湯、金桔蘋果肉片湯、酸梅湯、綠茶、綠豆湯等具有消暑涼潤或酸收之性的湯水, 同樣能使人暑氣全消。 (劉丹葉)

本文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副巡視員朱向平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