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立秋時節要“少辛多酸”以助養肝

營養專家提醒說, 立秋時節, 天氣開始由熱轉涼, 此時節, 公眾在飲食上應謹記“少辛多酸”的原則, 以助養肝。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說, 立秋以後氣溫由熱轉涼, 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 食欲開始增加。 因此, 立秋時節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時候, 人們可以根據這一節氣的特點科學地攝取營養和調整飲食, 以補充夏季的消耗, 而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

《素問·髒氣法時論》說:“肺主秋, 肺收斂,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 辛泄之。 ”可見酸味收斂肺氣, 辛味發散瀉肺, 秋天宜收不宜散, 所以要儘量少吃蔥、薑、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乾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

適當多食酸味果蔬以助養肝。

李豔玲說, 秋時肺金當令, 肺金太旺則克肝木, 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 秋季燥氣當令, 易傷津液, 所以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等酸味水果, 能止瀉祛濕, 且可以生津解渴, 健胃消食, 增進食欲。

另外, 秋天還會產生燥。 李豔玲表示, 根據中醫學“燥則潤之”的養生原則, 飲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靜心安神的食品為主, 可多食用一些蜂蜜、百合、銀耳、乳品之類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並加強對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限制粗糙纖維的食物與刺激性強的食物的攝入,

以保護腸黏膜和腸道功能;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 可以服用具有健脾補胃功效的蓮子、山藥、扁豆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