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一個“不傷肝公式”算出你的酒量

想知道你的酒量到底有多大?哪些菜喝酒千萬不能吃?如果非要喝酒, 搭配點什麼食物最醒酒呢?《生命時報》採訪相關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天津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 付金如

北京朝陽醫院消化科副主任 吳東方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 賈亞光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 何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 賈繼東

喝酒前先算一算你的酒量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協作研究指出, 正常情況下, 男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應不超過20克,

而中國現行的安全飲用標準是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5克, 女性攝入量應該更少一些。 賈繼東推薦了一個攝入量計算公式, 即“飲酒量×酒精濃度×0.8=酒精攝入量”。

例如:常見的啤酒為原麥汁11度, 其酒精含量為3.7度。 如此算來, 啤酒一天飲用量不要超過兩聽(相當於500ml玻璃瓶的一瓶)。

可是炎炎夏日, 啤酒解渴消暑怎麼少得了!親朋好友聚會時, 歡樂氣氛也會讓人不自覺地喝多, 進而傷“身”, 造成肝臟損傷;還會傷“神”, 影響腦細胞代謝, 引起神經系統的疾病。 那麼你知道酒後幾點最難受嗎?不同時間點酒精對人體都有哪些影響呢?

喝酒最傷身時刻表

英國《每日郵報》最新載文, 刊出了多位專家總結出的不同時間點酒精對人體的影響。

晚上8點:飲酒後最易興奮。

晚上10點:酒後口無遮攔。

晚上11點:最不適宜喝威士卡。

午夜12點:女性醉酒更快。

淩晨2點:酒後大吃燒烤很危險。

淩晨4點:影響睡眠。

上午7點:酒後脫水導致頭痛。

上午9點:油炸食物加重宿醉症狀。

上午11點:一天中感覺最難受。

下午1點:身體開始恢復。

常喝酒害苦五大器官

1.心臟。 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臟肌肉力量虛弱

2.大腦。 酒精會對大腦的多個部位造成損傷, 出現抑鬱、記憶力喪失。

3.肝臟。 過量飲酒嚴重還會導致酒精性肝硬化, 甚至酒精性肝炎。

4.胰腺。 飲酒過度會擾亂胰腺的功能,, 引發胰腺炎。

5.腎臟。 過度飲酒會導致高血壓, 它是引起腎功能衰竭的第二大原因。 長期飲酒對身體傷害非常大, 如果能掌握有效的方法, 也可降低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其實最簡單的就是喝酒前吃點主食, 可以保護胃黏膜, 防止酒後反胃和低血糖。 其次就要選對喝酒必備的下酒菜。

解酒護腸胃的5種下酒菜, 喝酒必備

專家們做出如下推薦:

1.肘子、豬蹄、肉皮凍等含膠原蛋白多的食物。 它們會在胃腸中形成保護膜, 大大減緩酒精的吸收速度, 還能保護肝臟。

2.海帶、木耳、大白菜等膳食纖維高的菜。 它們可減少酒精的吸收, 從而保護肝臟。 涼拌海帶絲、洋蔥拌木耳、涼拌蘆筍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3.粗糧薯類。 它們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維生素, 會減緩腸胃對酒精的吸收。 炒土豆絲、雜糧外婆菜等都不錯哦。

4.富含蛋白質的菜肴, 如肉蛋及大豆製品等。 吃這些食品等於服了保肝藥。

喝的酒越多、度數越高, 越要吃蛋白質豐富的菜。 如家常豆腐、水煮花生米等。

5.除了食材的選擇, 下酒菜的調味也有講究。 做菜時放些糖, 對肝臟有保護作用。 加點醋, 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更易吸收。 下酒菜應選一兩款糖醋菜, 如糖醋魚、糖醋裡脊、糖醋藕片等。

喝酒千萬別吃六種食物

臘腸鹹肉。 其中的亞硝胺易溶於酒精, 會增加患食管癌、胃癌等的風險。

烤肉烤串。 烤肉會損失營養成分, 產生更易被人體吸收的致癌物。

涼粉涼皮。 明礬會使酒精在血液中停留更久, 從而增加危害。

生魚刺身。 這些生冷海鮮也是喝酒的大忌。

碳酸飲料:從消化系統的角度來說, 邊喝碳酸飲料邊喝酒反而會加速醉酒。

濃茶:茶鹼可使血管收縮,

血壓上升, 反而會加劇頭疼。

七種食物最解酒

1.蜂蜜水:酒前或酒後喝杯蜂蜜水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和吸收。

2.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和果糖, 有助於人體更快清理酒精。

3.煲湯:其中的鹽和鉀有助於補充體內電解質, 緩解酒後脫水。

4.柿子:名曰“天然醒酒藥”古時就被用來防醉和消除宿醉。

5.雞蛋:富含半胱氨酸, 具有解毒作用。

6.生薑:可刺激和恢復消化系統, 緩解便秘。

7.番茄汁:補充糖分, 減輕醉酒後頭痛等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