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乾果粽子有什麼好處?

粽子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食物, 尤其是到端午節更是吃粽子的節日, 粽子分為很多種餡料, 而乾果粽子十分常見, 經常由於粽子是由糯米製成, 加上乾果營養豐富, 可以補充身體營養, 還可以達到驅寒的功效。

乾果有核桃、瓜子、花生等堅果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E、鈣等, 對人體有益, 可以補充大腦所需要的營養。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其性味甘溫, 有健脾暖胃、補中益氣的功效。 《本草綱目》中稱糯米能“暖脾胃, 止虛寒泄痢, 縮小便, 收自汗, 發痘瘡。 ”芒種過後, 天氣日益炎熱, 身體表面血流增加, 腸胃功能逐漸下降, 人容易苦夏消瘦, 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夠改善這一問題。

糯米含有高品質的澱粉質和B族維生素、不飽和脂肪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 但是糯米含的蛋白質較少, 並且十分缺乏賴氨酸、色氨酸, 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 鈣含量較高但不易被人體吸收。 因此將糯米包上餡料製成粽子, 搭配食用, 則可以避免營養不全面。 粽子餡有紅棗、花生、豆沙、蛋黃、五花肉等各種口味, 均讓人食欲大開, 營養和作用也各有不同:

糯米餡的作用

紅棗:紅棗味甘性溫, 歸脾胃經,

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 紅棗餡能提供大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P、鈣、鐵等, 補充糯米缺乏的維生素, 幫助糯米中的鈣等物質的吸收利用。

花生: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 可醒脾和胃、潤肺化痰。 花生餡含蛋白質, 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 能補充糯米中蛋白質等的缺乏,

但含油量高, 多吃有礙腸道傳送。

豆沙:綠豆性幹涼, 入心、胃經, 有清熱涼血、利尿解毒功效;紅豆性平, 味甘酸, 健脾益胃、補血生乳。 豆沙餡含有蛋白質、澱粉質, 礦物質、磷、鋅、鎂、鈣和鉀質。

鹹蛋黃:鹹蛋黃可清肺火、降陰火, 健腦益智。 鹹蛋黃做餡味道可口, 並提供豐富蛋白質、磷脂、維生素和鈣、鉀、鐵等, 但其膽固醇和鹽分含量相當高, 不宜多吃。

五花肉:五花肉含飽和脂肪酸, 與糯米搭配口味香濃。 但會令體內血脂肪和膽固醇過高, 阻礙血管, 容易引致中風和心臟病, 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