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艾葉加它一起煮,橫掃女性體內多年惡寒

鄰居是一位年過80歲的老奶奶, 自從年輕時吃了艾葉煮蛋, 治好了痛經, 便每到端午時節, 總是給周邊的鄰居普及艾葉煮蛋的功效。 那麼艾葉煮蛋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說:艾, 以葉入藥, 性溫、味苦、無毒, 純陽之性。 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作用, 也常用於針灸。 所以艾葉才被稱為“醫草”。 同時, 他還說“艾葉能灸百病”。

艾葉煮蛋具有哪些功效呢

1、調理月經病

可以暖宮調、補氣血的中成藥“艾附暖宮丸”, 其中便有艾葉成分。 在《別錄》中還記載艾葉可治療“婦女漏血”、“使有子”。 可見, 艾葉在調經之餘,

還可以提高女性的懷孕幾率。

2、暖胃

李時珍說艾葉是“純陽之性”、性溫, 具有驅逐濕寒的作用。 在《珍珠囊》中也記載艾葉可“溫胃”。 這說明艾葉對濕寒刺激的胃痛有改善作用。

3、調理氣血

中醫將習慣性流產歸類於“滑胎”範疇, 常發生於氣血虛、脾虛、腎虛、肝鬱等女性。 而艾葉煮蛋有理氣血、疏肝鬱等作用。

4、祛濕寒

因為艾葉具有逐濕寒功效, 所以濕寒引起的腹痛、痛經、腹瀉、腰膝酸軟等, 也可以吃艾葉煮蛋。

艾葉煮蛋怎麼做、怎麼吃?

據美食資料記載, 艾葉煮蛋, 一般採用艾葉12克, 配2枚雞蛋。 適合有滑胎習慣、痛經、宮寒的女性食用, 每天吃一次。

另外的做法是, 用生薑、艾葉、雞蛋一同煮, 驅寒、止瀉效果更佳。

煮完雞蛋的艾葉水不要倒掉,

因為艾葉還具有抑菌作用, 所以用艾葉水泡腳, 還可以止癢、去腳臭、緩解疲勞。

不過, 專家說艾葉有小毒, 現代中醫不建議內服, 最好能夠外用。 而且即使外用, 也要注意艾葉的使用量。 2016年有新聞報導稱, 一位元產婦, 用艾葉蒸熏泡澡, 因為使用劑量較大, 又空氣不流通, 結果導致夫妻倆都出現的中毒現象。

雖然, 中毒現象屬於偶然, 但每個人體質不同, 艾草又具有小毒, 是否可以食用, 應該諮詢中醫, 外用時要預防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