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一體多病者補補優質蛋白

蛋白質具有運輸的作用, 它參與酶、激素的合成, 使得食物能被分解利用。 蛋白質還參與胰島素的構建, 激素的合成。 因為有了蛋白質組成的胃黏膜, 消化系統才不會把自己消化掉。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可以說沒有它就沒有生命。

提醒大家:當你出現身體乏力、愛瞌睡、脫髮、指甲發白……要想到可能是缺蛋白質了。

病情恢復慢, 可能缺蛋白質

缺乏蛋白質共性的表現為:頭髮脆、易掉發、指甲無光澤;沒精力、易瞌睡、工作效率低、記憶力退化。

有些特性人群則有特別的表現:孩子缺少蛋白質易注意力不集中,

出現組織水腫, 成長沒動力;孕婦蛋白質缺乏會引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貧血和營養不良性水腫;疾病人群缺少蛋白質, 身體恢復會較緩慢;糖尿病屬消耗型疾病, 長時間缺乏蛋白質, 併發症會增多, 血糖的穩定性會變差;骨質疏鬆的人, 單純補鈣易出現腎結石、動脈硬化、便秘等問題, 蛋白質對礦物質的沉澱有幫助;偏瘦的人肌肉量不夠, 會出現身體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問題。

3類人尤其要每天補優質蛋白

蛋白質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三點:長時間低蛋白的飲食習慣, 如長期吃素;疾病的消耗, 如腹瀉帶走大量蛋白質;“一體多病”, 使身體代謝紊亂。

所以適度補充優質蛋白很有必要, 有以上三種情況的人更要重視。 蛋白質的優劣是由其氨基酸的構成決定的。

優質蛋白:也稱完全蛋白, 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 各種氨基酸的比率符合人體蛋白質氨基酸的比率, 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如雞蛋中的卵白蛋白、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大豆中的大豆分離蛋白等。

半完全蛋白:這類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種類全, 但數量不足, 比例不合適, 如小麥和大麥中的麥膠蛋白。

劣質蛋白:也稱不完全蛋白, 這類蛋白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且會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 如玉米中的玉米膠蛋白, 動物結締組織、肉皮中的膠質蛋白, 豌豆中的豆球蛋白。

有些人“越補越胖”, 可能說明吃下去的是“劣質蛋白”, 引起了脂肪分解能力的下降。 或是其中有隱形的油鹽糖增加了能量儲存的力度。

蛋白質的補充不能集中在一餐上

蛋白質重要, 但補充也要適度。 每公斤體重需1克蛋白質, 這是人體每天需要的蛋白質的量。 體力勞動者要額外增加20克左右。 一個雞蛋約含10克蛋白質, 100亳升牛奶約含3克蛋白質。 再加上一些肉類, 基本能滿足一天的需求。

蛋白質補充過量也有壞處:痛風的人如補充太多會加重病情。 慢性腎病、肝功能不好的人過量補充會加重肝腎的負擔。 另外, 蛋白質在體內消耗代謝只需4到5個小時, 因此蛋白質的補充要均衡, 不能集中在一餐上!

關注 39減肥健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