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冬季預防風濕病 謹記五要點遠離風濕

風濕病一直困擾著很多人, 寒冷的氣候可誘發風濕病或使病情加重, 那種無以言說的痛苦讓人無法忍受。 因此風濕病人的冬季防治保健尤為重要。 只有首先做好預防工作才能保證不受風濕的侵擾, 那麼在冬季如何預防風濕病呢?下面一起跟小編去看看預防風濕病的五個妙招吧。

一、風濕病的症狀

1、關節紅腫而且疼痛

現代的風濕病概念絕不是人們常說的“陰天下雨關節疼”, 更不是簡單的“腰腿疼”。 很多人都有過關節痛的經歷, 在初春乍暖還寒的季節裡, 人們常會出現關節疼痛、關節沉重、肌肉酸楚的症狀。

2、天變冷晨發僵, 小心類風濕性關節炎

通常雙手笨拙僵硬的現象稱為晨僵, 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信號之一, 但老百姓往往掉以輕心, 等到症狀嚴重了才想到看醫生, 已經耽誤了病情。

3、眼睛視力出現了問題

比如說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

睫狀充血或混合充血, 房水混濁、角膜後有沉著物, 甚則前房纖維滲出或前房積膿等, 都是葡萄膜炎的症狀。 而這些的的罪魁禍首, 就是風濕病。

二、預防風濕病

1、加強鍛煉, 增強身體素質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 大有好處。 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 身體就強壯, 抗病能力強, 很少患病, 其抗禦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 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

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

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 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 所以,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 關節處要注意保暖, 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 夏季暑熱, 不要貪涼受露, 暴飲冷飲等。 秋季氣候乾燥, 但秋風送爽, 天氣轉涼, 要防止受風寒侵襲。

冬季寒風刺骨, 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

3、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 臨床上,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 雖然基本控制, 處於疾病恢復期, 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 所以要勞逸結合, 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4、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有一些患者是由於精神受刺激, 過度悲傷, 心情壓抑等而誘發本病的;而在患了本病之後, 情緒的波動又往往使病情加重。 這些都提示精神(或心理)因素對本病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 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 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5、預防和控制感染

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竇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後加重病情。

三、風濕病的飲食

• 風濕病病人不宜服用對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

• 糖類及脂肪也要少食, 這是因為治療風濕病常選用糖皮質激素, 導致糖代謝障礙, 血糖增高, 而脂類食物多粘膩, 可使血脂膽固醇升高, 造成心臟、大腦的血管硬化,

並且對脾胃功能也有一定損害。

現代醫學證實:高脂肪飲食, 由於脂肪在人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酮體, 過多的酮體能刺激關節, 使疼痛加劇。

• 風濕病病人的食鹽用量也應比正常人少, 因為鹽攝入過多會造成水鈉瀦留, 引起水腫。

• 關於病人的飲酒問題, 也應根據病情辨證對待, 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尤其是一些關節炎病人, 會“特意”的服用藥酒。

• 因為酒性辛熱, 易於生火, 能祛散寒邪, 所以一般若患者伴有寒濕的表現時, 可飲用一些藥酒類的酒劑。

• 而伴有濕熱之象的患者, 則不適宜於飲酒, 因為酒熱傷肝, 酒濕傷脾, 如再浸入附子、肉桂、細辛一類的熱藥, 會加重內熱和腫痛。

• 另外:由於一部分病人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 而止痛藥對胃腸道都有刺激, 飲酒可以加重胃腸的刺激, 加重止痛藥的副作用。

• 建議:對於平素飲酒且喜酒者, 可在中醫師指導下, 配製一些適合自己體質及病情的酒。 不要私自服用藥酒, 以免適得其反, 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