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秋分進補離不開四大“寶”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 在陣陣秋雨當中, 我們迎來了秋分節氣。 秋分節氣, 陰陽、晝夜等長, 又平分秋季。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 天氣轉涼, 秋燥將越來越明顯。

秋分養生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秋分養生可適當多食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 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

秋分藥膳則要善用百合, 如百合蓮子羹, 百合蓮子瘦肉湯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多樣,

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淮山、柿子、芝麻、蜂蜜等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勝品, 但不可吃得太飽太撐, 以免造成腸胃積滯。

秋分藥膳則要善用百合, 如百合蓮子羹, 百合蓮子瘦肉湯、銀耳百合羹等。

秋分進補四大“寶”

以下素食就是秋季進補的寶貝, 它們價格雖然便宜, 但在營養上卻有許多獨到之處, 是不少動物性食品所無法比擬的。

在飲食方面, 我們要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 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黑木耳等, 這些都可以滋陰、潤肺、養血, 寒涼食物如瓜類儘量少食, 季節果品可以適當多吃, 這也正和“不時不食”的養生古訓。

我們要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

百合

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堿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 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 中醫用百合作為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補藥。

百合具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 百合具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 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加液體免疫功能的活性。 百合還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 將百合洗淨, 煮熟, 放冰糖後冷卻食用, 既可清熱潤肺, 又能滋補益中。

大棗

大棗:據中醫專家講, 大棗不光是甜美食品, 還是治病良藥。 大棗性味甘平, 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

是健脾益氣的佳品。

大棗性味甘平, 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

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 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 有維生素王之美稱, 具有補血養顏之功效。

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

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 根據藥理研究, 大棗有保護肝臟、降低血脂等作用。 專家介紹說, 大棗雖然味甘、無毒, 但性偏濕熱, 故不能多食, 尤其內有濕熱者, 多食會出現寒熱口渴、胃脹等不良反應。

紅薯

紅薯:我國醫學工作者曾對廣西西部的百歲老人之鄉進行調查,發現此地的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習慣每日食紅薯,甚至將其作為主食。

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

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

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紅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功能。

枸杞

枸杞: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

至於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

但是,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養生多吃辛酸果蔬

玫瑰青梅健脾舒肝

飲食調養:宜多吃健脾養肝潤燥的食物,如白蘿蔔、藕、荸薺、甘蔗、秋梨等。

藥膳可選擇“玫瑰糕”:鮮玫瑰花100克,麵粉500克,麵肥50克,葡萄乾、青梅各30克,白糖200克,食堿5克。

玫瑰青梅健脾舒肝

製作步驟:

將麵肥用溫水調勻,倒入盆內,再加入麵粉及適量水,和成麵團發酵。將鮮玫瑰花洗淨搓碎,青梅切成小丁與葡萄乾拌勻合在一起備用。待麵團發起後,加堿揉勻,再加入鮮玫瑰花和白糖,揉均勻,然後切成3釐米厚的四方形面片,將面片逐個排好後,放在屜上,將青梅、葡萄乾均勻地撒在上面,稍按一下,用大火蒸30分鐘即熟。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蓮子芝麻健脾益氣

飲食調養:試試有健脾益氣、生津潤燥功效的太子參、大麥、淮山、栗子、蓮子、秋梨、銀耳、芝麻、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八寶飯”:糯米500克,薏苡仁、白扁豆、蓮子、核桃仁、龍眼肉各50克,大棗20枚,白糖60克。

蓮子芝麻健脾益氣

製作步驟:

將薏苡仁、白扁豆、蓮子用溫水泡發4小時候,洗淨,放在砂鍋或高壓鍋內煮熟備用。將大棗洗淨,泡發,核桃仁炒熟。龍眼肉裝入盆內備用。糯米淘淨後放盆中或砂鍋中,加水蒸熟備用。取大碗內塗豬油,碗底擺好龍眼肉、大棗、核桃仁、蓮子、白扁豆、薏苡仁,最後放熟糯米飯,再上蒸鍋蒸約15分鐘,把八寶飯扣在大圓盤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澆在飯上即成。有健脾養胃、滋陰益腎的功效。

多吃調補心肝食物

飲食調養:除了多吃生津潤燥的食物,還要多吃具有健脾養胃、調補心肝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銀耳、核桃、淮山、芝麻、太子參、板栗、小米、秋梨、蘿蔔等。

藥膳可選擇“人參薯蕷糕”:白參3克,蓮子5克,淮山藥、白茯苓、芡實、陳皮各10克,糯米粉、粳米粉各1000克,白糖100克。

人參薯蕷糕

製作步驟:

將白參、蓮子用溫水泡後,蓮子去皮去芯,淮山藥、白茯苓、芡實、陳皮壓碎成藥粉。將藥粉、糯米粉、粳米粉、白糖一起放入盆內,加適量清水,與白參、蓮子混勻,揉成麵團,製成糕狀,上籠用大火蒸25分鐘左右。有健脾和胃、補元氣的功效。

荸薺甘蔗清熱生津

飲食調養:可多吃具清熱生津、健脾潤肺功效的食物,如荸薺、甘蔗、白蘿蔔、秋梨、柑橘、銀耳、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荸薺雲吞”:豬瘦肉50克,麵粉200克,薑5克,蔥5克,醬油10克,鹽5克,生粉20克,雞蛋1個。

荸薺雲吞

製作步驟:

將荸薺去皮,剁碎;豬瘦肉洗淨,剁成泥;薑切粒,蔥切碎。將肉泥、荸薺、薑、蔥花、鹽、醬油放入碗內,打入雞蛋、生粉,拌成餡,待用。將麵粉加入清水揉成麵團,再切小塊,擀成面皮,然後包成雲吞。在鍋內注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下入雲吞,煮至浮起。再煮5分鐘即成。有清熱養陰,健脾益肺的功效。

蘿蔔山藥養陰潤燥

飲食調養:宜多吃豬肉、雞肉、魚肉、沙參、玉竹、百合、生地、胡蘿蔔、甘蔗、秋梨等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食物。

藥膳可選擇“山藥荸薺燉胡蘿蔔”:鮮山藥250克,荸薺250克,鮮藕250克,胡蘿蔔250克,紹酒10克,鹽3克,味精2克,雞油25克,薑5克,蔥10克。

山藥荸薺燉胡蘿蔔

製作步驟:

將鮮山藥去皮,洗淨,切成4釐米的方塊;胡蘿蔔去皮,洗淨,切成4釐米的方塊;鮮藕去皮,切成4釐米的方塊;姜拍松,蔥切段;荸薺去皮,洗淨,一切兩半。將鮮山藥、荸薺、鮮藕、胡蘿蔔、紹酒、雞油、薑、蔥同放入燉鍋內,加適量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鐘,加入鹽、味精即成。有清熱養陰,益氣健脾的功效。

紅薯

紅薯:我國醫學工作者曾對廣西西部的百歲老人之鄉進行調查,發現此地的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習慣每日食紅薯,甚至將其作為主食。

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

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

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紅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功能。

枸杞

枸杞: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

至於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

但是,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養生多吃辛酸果蔬

玫瑰青梅健脾舒肝

飲食調養:宜多吃健脾養肝潤燥的食物,如白蘿蔔、藕、荸薺、甘蔗、秋梨等。

藥膳可選擇“玫瑰糕”:鮮玫瑰花100克,麵粉500克,麵肥50克,葡萄乾、青梅各30克,白糖200克,食堿5克。

玫瑰青梅健脾舒肝

製作步驟:

將麵肥用溫水調勻,倒入盆內,再加入麵粉及適量水,和成麵團發酵。將鮮玫瑰花洗淨搓碎,青梅切成小丁與葡萄乾拌勻合在一起備用。待麵團發起後,加堿揉勻,再加入鮮玫瑰花和白糖,揉均勻,然後切成3釐米厚的四方形面片,將面片逐個排好後,放在屜上,將青梅、葡萄乾均勻地撒在上面,稍按一下,用大火蒸30分鐘即熟。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蓮子芝麻健脾益氣

飲食調養:試試有健脾益氣、生津潤燥功效的太子參、大麥、淮山、栗子、蓮子、秋梨、銀耳、芝麻、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八寶飯”:糯米500克,薏苡仁、白扁豆、蓮子、核桃仁、龍眼肉各50克,大棗20枚,白糖60克。

蓮子芝麻健脾益氣

製作步驟:

將薏苡仁、白扁豆、蓮子用溫水泡發4小時候,洗淨,放在砂鍋或高壓鍋內煮熟備用。將大棗洗淨,泡發,核桃仁炒熟。龍眼肉裝入盆內備用。糯米淘淨後放盆中或砂鍋中,加水蒸熟備用。取大碗內塗豬油,碗底擺好龍眼肉、大棗、核桃仁、蓮子、白扁豆、薏苡仁,最後放熟糯米飯,再上蒸鍋蒸約15分鐘,把八寶飯扣在大圓盤中,再用白糖加水熬汁,澆在飯上即成。有健脾養胃、滋陰益腎的功效。

多吃調補心肝食物

飲食調養:除了多吃生津潤燥的食物,還要多吃具有健脾養胃、調補心肝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銀耳、核桃、淮山、芝麻、太子參、板栗、小米、秋梨、蘿蔔等。

藥膳可選擇“人參薯蕷糕”:白參3克,蓮子5克,淮山藥、白茯苓、芡實、陳皮各10克,糯米粉、粳米粉各1000克,白糖100克。

人參薯蕷糕

製作步驟:

將白參、蓮子用溫水泡後,蓮子去皮去芯,淮山藥、白茯苓、芡實、陳皮壓碎成藥粉。將藥粉、糯米粉、粳米粉、白糖一起放入盆內,加適量清水,與白參、蓮子混勻,揉成麵團,製成糕狀,上籠用大火蒸25分鐘左右。有健脾和胃、補元氣的功效。

荸薺甘蔗清熱生津

飲食調養:可多吃具清熱生津、健脾潤肺功效的食物,如荸薺、甘蔗、白蘿蔔、秋梨、柑橘、銀耳、蜂蜜等。

藥膳可選擇“荸薺雲吞”:豬瘦肉50克,麵粉200克,薑5克,蔥5克,醬油10克,鹽5克,生粉20克,雞蛋1個。

荸薺雲吞

製作步驟:

將荸薺去皮,剁碎;豬瘦肉洗淨,剁成泥;薑切粒,蔥切碎。將肉泥、荸薺、薑、蔥花、鹽、醬油放入碗內,打入雞蛋、生粉,拌成餡,待用。將麵粉加入清水揉成麵團,再切小塊,擀成面皮,然後包成雲吞。在鍋內注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下入雲吞,煮至浮起。再煮5分鐘即成。有清熱養陰,健脾益肺的功效。

蘿蔔山藥養陰潤燥

飲食調養:宜多吃豬肉、雞肉、魚肉、沙參、玉竹、百合、生地、胡蘿蔔、甘蔗、秋梨等具有養陰生津功效的食物。

藥膳可選擇“山藥荸薺燉胡蘿蔔”:鮮山藥250克,荸薺250克,鮮藕250克,胡蘿蔔250克,紹酒10克,鹽3克,味精2克,雞油25克,薑5克,蔥10克。

山藥荸薺燉胡蘿蔔

製作步驟:

將鮮山藥去皮,洗淨,切成4釐米的方塊;胡蘿蔔去皮,洗淨,切成4釐米的方塊;鮮藕去皮,切成4釐米的方塊;姜拍松,蔥切段;荸薺去皮,洗淨,一切兩半。將鮮山藥、荸薺、鮮藕、胡蘿蔔、紹酒、雞油、薑、蔥同放入燉鍋內,加適量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鐘,加入鹽、味精即成。有清熱養陰,益氣健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