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青團子的做法

青團子, 有些人對這種食物比較陌生, 甚至是不知道什麼是青團子。 其實青團子是在清明節時食用的一種食物。 這種團子做好之後在鍋中進行蒸制, 熟了之後絕對是一種美味。 糯糯的面皮包裹著香甜的餡料, 光是想想就覺得饞了。 對於那些不知道青團子怎麼做的人來說這更是一種很大的誘惑。 所以在這裡向大家來介紹一下, 這種美食到底要怎樣做!

艾草摘取嫩莖和葉, 洗淨後放入和有堿水(堿水有保持青綠顏色的作用)的沸水中, 煮沸待艾草發軟後撈出濾出汁水待用, 做青團之前再用清水洗去堿水, 再把這些漂洗乾淨的艾草用紗布包著擠幹水份後用刀斬碎, 再用手掰成一小戳一小戳的待用。

糯米粉與秈米粉以一比一的比例對和後加水和至半潮, 把粉放入大蒸籠, 粉頂上放艾草, 開蒸。 待香味四溢時蒸熟了, 端起蒸籠倒到石臼中,

男人握大石杵先用小氣拈, 把艾草和粉拈在一起, 拈完了, 男人搗、女人在一邊翻著粉。 每搗一下就要翻一下蓋住搗出來的窟窿。 最後粉變成了粘滑的沒有顆粒感了, 就可以拎到盆裡放在桌子上了。 這時要趕緊趁熱“捉”, 把這個半成品拉出來再從拇指與食指間擠出一個小團, 拍扁了裹上金黃色的松花粉, 一個又香又滑又糯的青團出爐了

想想這香滑的青團, 在想想這青團的製作方法, 也真稱得上是一種中國的文化藝術了。 在清明時節, 一邊吃著青團, 一邊想念著祖先。 再看看現在美好的生活, 暢想一下充滿希望的未來。 在美味的纏繞之中, 感受著不一樣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