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上床前人人都幹的事,卻是毀了自己的青春!

很多人有睡前喝水的習慣, 睡前喝水可以給身體補充水分, 防止口渴上火。 當然, 有一點希望大家注意, 睡前喝大量的水會導致浮腫、水腫從而引發肥胖, 所以喝水也要適量。

1、上床前不喝水

很多人認為早晨起床之後喝水是很重要的, 但是經常會忽略了睡覺之前的補水工作。 睡覺之前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身體在睡眠狀態的時候也是不斷運作的, 運作的過程中需要足夠的水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半夜會感覺到口渴起床喝水的原因之一。

有的朋友認為睡前喝水會導致尿頻, 那麼小便建議大家睡覺之前不要喝白開水來補充水分, 我們可以選擇一些飲品, 例如:檸檬水、牛奶等。 這些飲品除了補充水分, 還能淨化身體, 溶解多餘的脂肪, 清除體內各種器官的廢物和毒素, 抵抗衰老。

2、上床前無運動

睡前無運動並非說的是跑步、跳繩這類體育運動,

而是我們常說的按摩。 中醫認為睡前做一些簡單的按摩是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的, 特別是足底按摩。 在人體的十二經絡中, 足底有與人體內臟器官相聯繫的敏感區。 經常按摩我們的腳底區域, 可通過經絡傳入大腦, 協調系統器官功能, 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也對於身體的排毒工作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可以延緩衰老。

3、上床前不梳洗

這裡所說的梳洗是全身的梳洗, 不僅僅是洗臉、洗腳這些簡單的清潔工作, 而是全身浸泡在水中。 全身浸泡在熱水中時會起到溫熱效果, 此時體溫會明顯上升, 根據“熱脹冷縮”的原理, 毛孔在熱水的浸泡之下會擴張, 剛好可以排除白天聚集在毛孔內部的汗漬。 我們都知道排汗是一種常見排毒方式, 體內的毒素和垃圾會隨著汗水排出體外, 與此同時就起到了護膚的作用。

4、上床前有情緒積壓

人是一種情感豐富的動物, 也是一種非常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的動物。 睡覺之前如果有很多情緒壓抑在內心的話,

將會嚴重影響睡眠品質。 因為情緒會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紊亂使人難以入睡。

如果睡前發現自己的情緒過於激動或是過於悲傷, 小編建議大家不用急於入睡, 可以選擇一些輕緩的音樂或是輕鬆的書籍來幫助身體釋放情緒。 這樣睡眠才能變為一件好事, 才能起到幫助身體恢復元氣的作用, 才能真正的做到越睡越年輕。

5、上床前不上廁所

很多人沒有睡覺之前上廁所的習慣, 認為身體沒有這方面的需求就不需要去廁所。 其實不然, 當身體明確發出“上廁所”信號的時候, 那一定是身體無法承受體內的“垃圾”量了。 所以, 我們最好能夠在睡覺之前幫助身體排除“毒素”。

所以, 在睡覺之前一定要提醒自己去趟衛生間, 排除身體現有的“排泄物”。 這個方法也是預防便秘的有效招數之一。

6、11點之後上床睡覺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熬夜現象, 這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必須要糾正的生活習慣。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這是自古以來都遵循的作息規律, 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發展的作息時間。

因為11點之後的時間身體開始慢慢排除毒素, 將體內多餘的有害的物質逐一排出身體, 特別是五臟六腑被沉積的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