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裹塑膠袋雪中垂釣 春捂秋凍注意6招

近日, 國外一組“世界第二冷城市漁民釣魚”的照片引起大量網友關注, 圖片中的漁民正全神貫注地在冰面上垂釣, 與其他漁民不同的是, 他們身上裹著塑膠袋以抵禦刺骨的寒風。 圖片中的漁民像是在思考、在冥想, 在周圍白茫茫的冰雪襯托下, 顯得有幾分孤獨和靜謐。

從藝術的角度看這些垂釣者的確讓人賞心悅目, 但事實上漁民們裹塑膠袋只是為了抵禦寒風、保暖。 現在是冬春交接之際, 天氣尚涼, 正所謂“秋冬春捂”, 在保暖方面雖不能像漁民那樣裹塑膠袋防風保暖, 但是各方面都要注意。

人體有4個部位需要特別注意保暖:

1.足部。 腳部受風著涼會影響整個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 熱水泡腳、入秋不再穿涼鞋都是暖腳的好習慣。 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 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

2. 腹部。 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 甚至疼痛, 特別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 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 經期婦女尤其要加以重視。

3.頸部。 頸部受涼, 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 不利於腦部供血

4.肩部。 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相對比較脆弱, 肩部長期受涼, 容易使肩部受損。

春季保暖要注意6招數:

招數一:春捂

適當“春捂”。 不要以為氣溫暫時升高就可以馬上脫掉冬裝, 晝夜溫差大, 早晚更要注意保暖, 尤其是關節部位的保暖。

招數二:春季鍛煉不宜過早

春季鍛煉不宜過早。 因為早上氣溫低、霧氣重、粉塵多, 體質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氣溫回暖後鍛煉。 運動項目選擇上, 最好選擇運動量不大的運動方式, 如太極、慢跑、爬山、漫步等。 一旦長期過度疲勞工作,

或者長期熬夜者, 最好適度休息, 加強自我情緒調節。

招數三:養成良好生活方式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 肥胖者要加強鍛煉;不抽煙不酗酒;少吃油炸食品。 多喝水, 有助於保持體內血流通暢, 還可減少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招數四:做好自我保健

對於那些本身患有心腦血管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 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一旦有長期胃痛、胸悶、頭疼等不適症狀, 要及時就診。

招數五:孩子家長需警惕小兒感冒

讓孩子加大在陽光下的活動, 多呼吸新鮮空氣, 合理膳食, 增加機體免疫力。 被褥、衣服要勤曬, 室內經常通風除塵, 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招數六:多吃芹菜等味沖食品

在這個“倒春寒”的氣候條件下,

博主建議, 要預防傷寒、感冒, 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 而且要在飲食上增加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 這樣能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有益處。 洋蔥、薑、蒜、芹菜這些菜類食物, 中醫認為, 食可疏風散寒, 幫助人體殺菌防病。 特別是大蒜, 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