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的養生之道
養生從30歲左右就該開始。 健康第一是要活的長, 第二是要活得好。 活得長不長, 活得品質高不高, 很大程度取決於你自己對健康的看法, 以及你自己生活的方式。 現在的人年紀大了才會關注養生, 其實已經為時已晚!養生應該是30歲左右開始。 很多生活習慣是青年時候養成的, 比如說抽煙喝酒, 所以應該從青年時候就要養成好的生活方式, 而不是中年老年時再考慮。
心理平衡決定健康狀態。 要努力改變你能改變的東西, 接受不能改變的東西。 2004年非典後, 我得了心肌梗死, 不得不接受心臟手術。 我心裡非常受挫,
每餐只吃七分飽, 蔬菜不愛吃也要吃。 長壽的老人各有秘訣, 但共同的一點就是不吃太飽。 我現在也是這樣, 再好的東西也不會吃撐。
腸癌的數量目前在中國增長得非常快, 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 人們吃了很多油膩的東西。
中年煙癮大, 老年易癡呆。 作為呼吸科的醫生我一定要提提戒煙的問題。 一提到戒煙, 很多人都會舉出毛澤東、鄧小平的例子, 力圖證明抽煙喝酒更會長壽。 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我透露一個秘密:當時鄧小平出現身體不適、咳嗽很厲害, 13個保健醫生集體勸小平同志不要抽煙, 他聽了醫生的勸說開始戒煙, 後來病情好了很多。
一個觀察了10多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抽煙的人得肺癌的幾率比不抽煙的大10倍。 而最近一個長達23年的研究發現每天抽煙的人比常人患老年癡呆的風險高2.5倍。
每天鍛煉20分鐘, 中老年人宜堅持步行。
要把鍛煉看成和吃飯、睡覺、工作一樣, 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再忙也一定會把每天的鍛煉時間擠出來。 很多人都知道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很重要, 卻存在誤區。 鍛煉不是到週末打打球、跑跑步, 突擊做大運動量的訓練。 據世界衛生組織一份最新的報告, 號召人們每週鍛煉150分鐘, 也就是平均每天20分鐘。 堅持鍛煉, 可以降低癌症、糖尿病、冠心病的發生率。
鍛煉還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 有氧運動對身體最好, 特別是步行。 根據對1645例65歲以上的老人持續42年的研究, 每週步行4小時比每週步行少於1小時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