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喝點茉莉花茶能祛暑保健

小暑已過, 大暑到來;“大”者, “太”也, 亦是極致的意思, 說明這時暑氣已經達到了一年當中的極致。

“大暑”, 在《易》中剛好處於“dùn”卦, “天下有山,

dùn;君子以遠小人, 不惡而嚴”, 勸告大家不要隨意發怒, 注意與一些不愉快的事與物保持距離, 以維持良好的情緒。

進入大暑, 亦是進入一年之“中”, 7月24日是農曆庚辰日, 正好是“中伏”的頭一天, 是中醫所謂的“長夏”之時, 應對于中醫人體的“脾”。 濕為“長夏”之主氣, 而“長夏”的“濕”最易傷及脾陽。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 長夏季節高溫而多雨, 濕病多見於這個季節。 長夏與五臟的脾相通應, 脾臟的稟性是喜歡比較乾燥而厭惡濕邪, 一旦脾的功能被濕邪所阻遏, 則可能因為脾氣不能正常運化、氣機不暢導致體內水濕停聚, 而出現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皮膚滲液、水腫、四肢不溫等各種症狀。

進入大暑, 天氣炎熱, 人們喜歡吃生冷食物祛暑,

殊不知, 氣候雖然炎熱, 但人體的陽氣處於外泄的狀態, 即“盛於外而虛於內”。 如果以為夏天只有暑熱之邪, 而恣食生冷, 貪享寒涼, 比如過度地飲用涼茶, 就會傷脾胃之氣, 引起食欲減少、胃痛、腹瀉等症狀, 長此以往, 還會損傷脾腎的陽氣, 導致脾腎陽虛。 與此同時, 進入夏季, 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動旺盛, 汗出得較多, 毛孔開泄, 如果貪涼, 如汗出後受風或空調過涼, 都更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

所以, 這個時節, 人們要注意養護陽氣, 涼茶的配伍不要過於苦寒, 尤其脾胃功能較弱的人更要慎服。 有的地方夏天有喝薑茶的習俗, 就起到了養脾陽而除濕的作用。 暗合中醫“春夏養陽”之理。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 燠熱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開的季節,

馨香沁人的茉莉, 天氣愈熱香愈濃郁, 給人潔淨芬芳的享受。 高潔的荷花, 不畏烈日驟雨, 晨開暮斂。 所以平時可以適量地以茉莉花、荷葉、西瓜翠等夏季常有的花草茶泡水代茶, 能起到很好的祛暑保健作用。 (轉載自:第一茶葉網, 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