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立秋養陰首防”秋老虎” 養陰重在養肺

今日立秋, 初侯涼風至, 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感覺到涼風的造訪。 這個節氣一過, 就預示著, 酷暑即將過去, 涼爽的秋天就要來臨。 由熱轉涼的時間, 該如何養生呢?來聽聽北京世紀壇醫院的中醫專家的建議吧!

中醫認為人應與天地相應, 天人相應即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 季節養生和時令養生就是其中之一。 秋風送爽, 酷暑漸消, 立秋一過, 氣候將逐漸轉涼。 人們經過一個夏天的暑熱薰蒸,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 人極易倦怠、乏力等身體不適, 所以秋季亦應特別重視養生保健。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的原則,

秋季陽氣漸收, 陰氣生長, 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立秋之後的養生之重。

立秋養陰首防”秋老虎”

立秋作為秋天的開端, 之後15天內、處暑之前仍處在二伏和三伏期內, 此時天氣仍悶熱, 暑氣難消, 故民間有大暑小暑不是暑, 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 此時出現的高溫天氣就是所謂的“秋老虎”。 所以, 立秋之初, 仍然需要防暑降溫。 但立秋以後, 早晚天氣偏涼, 立秋的風比夏季風涼爽, 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 也容易患上空調病, 此時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 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 這樣, 既可降溫祛暑, 又可預防空調病。 身體虛弱者, 還要經常喝點薑茶。

秋季養陰關鍵在於防燥

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所以,

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養生。 進入秋季之後, 雨水漸少, 天氣漸涼而氣候乾燥, 極易出現秋燥。 中醫認為, 燥乃六淫之邪, 為秋季主氣, 其性乾燥, 易耗津液。 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枯、大便幹結、煩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狀, 秋季防燥, 要以養陰清燥、潤肺生津為基本原則。 防秋燥, 重在飲食調理, 適當的選食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有很多時令水果上市, 這些水果都是我們防燥的好食物。 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 如:黃瓜、冬瓜、番茄、芹菜等。 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 如:葡萄、西瓜、梨、香蕉等。

秋季養陰重在養肺

中醫認為, 肺主秋季, 秋氣應肺。 從季節養生角度看, 秋季最宜養肺。 另外秋季主收, 燥為秋季之主氣,

而肺為“嬌髒”, 不耐寒熱, 肺合皮毛, 通過鼻與外界相通, 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 呼吸道系統是一個開放的器官, 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 秋季由於早晚比較涼、溫差比較大, 乾冷的空氣容易侵害和損傷粘膜導致呼吸道疾病, 從而產生口乾咽燥, 乾咳少痰, 皮膚乾燥, 便秘等症狀, 重者還會咳中帶血, 所以秋季重點養肺, 以免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頻發。

在生活起居方面養肺要 “早臥早起, 與雞俱興”。 立秋時節, 秋高氣爽。 晚上早睡, 就可以聚斂陽氣, 而陽氣則為我們立根之本, 而早起的話可以使肺氣得到舒展, 防止收斂太多。 立秋時節氣溫變化大, 因此要根據氣候變化, 適當增減衣服, 以免身體受涼。

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 可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

如: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等。 其中如太極拳等傳統健身運動對於增加肺活量, 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 練習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具有很明顯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立秋時節在戶外活動後, 要及時擦乾汗, 防止著涼。

立秋之時 養陰之始

養肺最好的辦法就是食療。 秋季飲食要“少辛多酸”, 即多吃潤肺的食物。 首選物品就是百合, 它具有潤肺止咳、養陰消熱、清心安神的作用。 其次, 就是多吃胡蘿蔔、豆漿、柑橘、甘蔗、蘿蔔、銀耳等潤肺清肺的食物, 目前正是梨子上市旺季, 人們不妨多食些梨。 在秋季要減少進食過燥的食物。 比如一些煎炸類食物, 還要適當少吃薑、蔥、辣椒等辛味食物。

需要提醒的是, 立秋過後, 由於天氣逐漸變得涼爽宜人, 所以人們的食欲便會逐漸好轉。 不過此時人的胃腸功能還處於較弱的狀態, 還沒有從夏季飲食的習慣中調理過來, 立秋之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 因此, 脾胃虛寒者注意不宜食用過多。

秋季養陰耐寒防冬病

立秋之後, 氣清風寒萬物變色, 早晚涼風時至, 秋風秋雨漸多, 氣候多變, 此時, 應順應時令, 重視養生, 以提高健康水準, 增強抗病能力, 也就是機體的自身免疫力。 俗話說, “春捂秋凍”, 適當的秋凍, 順應秋季自然收斂, 重視耐寒鍛煉, 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 養成“耐寒”體質, 可以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過渡到秋涼, 提高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抗寒能力,

從而激發機體逐漸適應寒冷環境, 這對於老年、兒童、體弱者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冬季常見的各種疾病, 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能起到積極的預防作用, 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 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病。

秋季養陰不忘精神調養

自然界的秋風落葉, 往往使人觸景生情, 常令人心生秋愁, 誘發消極情緒, 即悲秋。 古人認為秋季的精神養生應做到“使志安寧, 以緩秋刑, 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 使肺氣清, 此秋氣之應。 ”也就是說, 秋季養生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 以“收”為要, 收斂神氣, 心平氣和, 以適應秋季清肅、容平之氣, 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 或外出秋游, 登高賞, 令心曠神怡;或靜練氣, 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做到“心境寧靜”, 避免悲傷情緒,讓自己保持樂觀愉快,這樣才會減輕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徵。 (北京世紀壇醫院中醫科主任 馮興中教授) 收斂心神,保持內心寧靜;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做到“心境寧靜”, 避免悲傷情緒,讓自己保持樂觀愉快,這樣才會減輕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徵。 (北京世紀壇醫院中醫科主任 馮興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