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2家常保健菜補腎健脾益氣

從我國古老的節氣來講, 立春過後, 就標誌冬天的過去和春天的到來。 中醫認為, 春季保健, 應該要特別注意對我們的肝臟進行保養, 因為春季是屬於陽氣開始升發的特點。 所以, 根據以上特點, 應多吃一些辛甘發散性質的食物, 而少食具有酸收作用的食物。

一、春季養生健康食物

1、蘿蔔

蘿蔔又名萊菔, 它生熟食用皆宜, 生用味辛性寒, 熟用味甘性微涼, 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有“小人參”之美稱。 民間也有“蘿蔔上市, 醫生沒事”的記載。

蘿蔔中還有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消除體內的廢物, 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尤其是白蘿蔔或者水蘿蔔, 其富含的酶可以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 通常, 酶能夠吸收食物中的澱粉, 更能化解胃中的積食, 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 預防胃痛和胃潰瘍。

白煮蘿蔔

在菜肴比較豐盛的情況下, 可以做一個白菜蘿蔔湯, 不但味道鮮美, 還可以加速消化, 養胃暖身。 做法非常簡單, 將大白菜、白蘿蔔、胡蘿蔔與豆腐洗淨, 切成大小相似的長條, 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待用。 鍋置火上, 放入適量油燒至五成熱, 炒香辣椒醬後倒入清湯, 把白蘿蔔、胡蘿蔔、豆腐一起放入鍋中, 大火煮開後加入大白菜, 再次煮開, 用鹽、味精調味, 最後撒上香菜末盛出即可。

拌蘿蔔絲

白蘿蔔去皮、切成細絲, 越細越好。 撒鹽醃數分鐘後, 擠淨水分。

將醬油、米醋、白糖、味精, 以及蔥末、香菜末、蒜泥等置一碗中, 加燒熱香油, 潑制辣椒油, 倒入調料汁中。 用此調味品調拌白蘿蔔絲即成。 功效:這是一極佳美的涼菜, 香、辣、爽口, 回味無窮, 可解酒、開胃、消食。

2、生薑

現代醫學認為, 生薑能增強血液迴圈, 促進發汗, 有散熱退燒功效。 生薑還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功能。 生薑中的薑辣素進入體內吸收消化後, 能產生一種有抗衰老活性的抗氧化酶──過氧化物歧化酶, 抑制體內脂質過氧化物和脂質褐色素──老年斑的產生, 延緩衰老的出現。 俗話說的“晨吃三片薑, 賽過人參湯”, 有其科學道理。 此外, 生薑對風寒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 在春天生髮的時節應該適當吃一點。

二、春季兩款家常保健菜

●蝦仁韭菜

取蝦仁30克, 韭菜250克, 雞蛋1個, 醬油、澱粉、鹽、植物油、香油各適量。 蝦仁洗淨, 瀝幹水分備用。 韭菜擇洗乾淨, 切3釐米長小段備用。 雞蛋打破盛入碗內, 攪拌均勻加入澱粉, 香油調成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醃約20分鐘備用。 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 待油熱後下蝦仁翻炒, 蛋糊凝住蝦仁後放入韭菜同炒, 待韭菜炒熟, 放鹽、淋醬油, 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此菜具有補腎陽、固腎氣、通乳汁的功效。

●蘑菇炒山藥

取幹蘑菇15克, 新鮮山藥500克, 芹菜100克, 植物油、水澱粉、醬油、雞精、鹽各適量。 先將蘑菇洗淨, 再用熱水泡約10分鐘至變軟, 泡菇水備用。 同時將山藥洗淨去皮切小片, 芹菜洗淨, 切成相同大小的段;炒鍋燒熱放入油, 油熱後, 依序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

接著倒入泡菇水, 待湯汁略收幹後, 用適量水澱粉勾芡, 再加入適量醬油、鹽、雞精調味即可。 此菜健脾益氣, 可防止春季肝氣旺傷脾。

春季飲食上應多吃些多汁蔬果, 如番茄、蘿蔔等, 也能為人體補充水分。 但也要考慮春季陽氣初生, 宜食辛甘發散之品, 不宜多食酸收的食物, 如柳丁、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欖、檸檬、石榴、烏梅等, 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 酸味入肝, 具收斂之性, 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 忌食洋蔥、花椒、肉桂、茴香等, 還有貝類海鮮水產品也應少吃, 因為這會加重肝臟的負擔, 容易引發急性肝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