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逛超市買年貨 看清包裝上的這一個詞很關鍵!

1. 醬油:看“氨基酸態氮”

我國國標規定必須在醬油產品標籤上注明“氨基酸態氮”含量, 這是確定醬油好壞很重要的指標。 “氨基酸態氮”是醬油的營養和品質指標, 也是釀造醬油中大豆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徵性指標。 通常情況下, “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 醬油的品質越好, 鮮味也就會越濃。

根據這個指標, 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 合格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 而特級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 ①

2. 醋:看“總酸含量”

首先, 一定要買釀造食醋, 口感和保健功效相對更好;此外, 要注意醋瓶上標示的總酸含量,

一般其數值越高, 說明食醋酸味越濃。 按照國家規定, 釀造食醋總酸含量不得低於3.5克/100毫升, 山西老陳醋的總酸度值一般在6克/100毫升。

3. 掛麵:看“鈉”

某掛麵營養成分表:“鈉”含量為1200毫克/100克, 也就是2兩麵條中有3克鹽(400毫克鈉=1克鹽), 占全天用鹽量的60%。 就是說沒加任何調料的一碗面, 已經不知不覺吃了這麼多鹽。 因此, 買掛麵時, 除了看營養成分表, 還要看“鈉”這一欄, 別莫名其妙地鹽超標。 ②

4. 全麥麵包:看“全穀物”

挑選全穀物食品時, 要看成分表中是否標注著純燕麥、全麥等字樣, 如全麥麵包片等。 但若是寫著“混合穀物”等字樣, 說明不是全穀物食品。 另外, 還可以查看食物成分表中膳食纖維含量, 全穀物的膳食纖維含量更高。

5. 優酪乳:看“發酵乳”

如果商品名稱是“優酪乳”、“發酵乳”、“酸牛乳”、“酸酪乳”等名稱, 一般指的是優酪乳。 而如果是“酸酸乳”、“乳酸菌飲料”、“風味發酵乳”等, 往往不是真正的優酪乳。 若名稱拿不准, 可再看一下“產品類別”, 產品類別是“發酵乳”就是優酪乳。

還有一招就是看蛋白質含量, 我國關於乳品的規定要求, 原味優酪乳蛋白含量≥2.5%, 風味優酪乳≥2.3%。 低於此標準的可能是飲料。 ④

6. 巧克力:看“可哥粉”

很多巧克力產品會在包裝上標注可哥含量(%), 其含量越高, 巧克力越“貨真價實”。 但可哥還被分為可哥粉和可哥脂, 前者含有大量多酚類物質, 是抗氧化的好幫手。 而可哥脂雖是一種植物油, 卻與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大為不同,

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60%。 同樣可哥含量的巧克力, 可哥脂含量越高, 可哥粉含量就越低, 飽和脂肪含量相對較多。

代可哥脂是可哥脂的“山寨貨”, 吃了由代可哥脂製作的巧克力, 不僅得不到保護心臟的有益成分, 反而有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買巧克力, 可哥含量高、可哥粉比例大的黑巧克力好, 品質越好的顏色越黑、口味越苦。 ⑤

7. 點心:看“反式脂肪酸”

食品加工過程產生的反式脂肪酸主要來自於氫化或部分氫化的植物油, 過多攝入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不利健康。 反式脂肪酸很多偽裝, 在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精煉植物油、起酥油、植脂末、麥淇淋等中含量很多。 購買食品時多看一眼包裝上的標籤,

就可認出它來, 少吃為好。 ⑥

看完後有人說, 我買的是散裝產品, 看不到這些關鍵字, 怎麼辦?當然是更不能買啊, 遠離“三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