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藏時節話養生

冬藏, 既是大自然植物與動物的生長規律, 也是人類一條養生的原則, 同時也體現了“天人相應”的中醫原理。 所謂“冬藏”, 就是指人到了冬天, 應該養精蓄銳、休養生息, 以利來年應對春生、夏長、秋收的付出和收穫。

補 益

民間有“入冬進補”的習俗。 所進補品多數為參茸滋補之類, 尤其是紅參、高麗參者居多, 如將紅參片用雛母雞或剛會啼的雄雞燉食。 為了解決“補得進”而不致產生上火的補益反應, 人們利用“陰陽平衡”原理, 先用麥冬煮水, 取汁後再入紅參(或高麗參)燉服。 為了避免助邪化火, 不少醫生都會根據求醫者是否存有積火、積濕、積痰而採取不同措施。

對身體雖虛而有積火積濕積痰者, 先開幾服清火利濕消痰的中藥給準備補益者, 待邪清後再補。

對於老年人的補益。 由於老年人多數會出現“年老體虛”, 但又有“年老血瘀”的情況, 因此多主張在參類補藥中, 加入活血化瘀之田七, 而最好是研成“參七粉”(即紅參與田七按比例研粉)少量多次食用。 早上服用, 效果更佳。

兒童冬食進補, 多數應以健脾胃為主, 不宜大補氣血陰陽。 為此, 多主張用太子參、白糖參之類既補益脾胃之氣, 同時又是偏於緩補益氣之藥, 或是加用白鴿肉燉服, 更為有益。 當然, 對於那些處於發育期的少年男女, 還可以加入田七燉服, 以收到化瘀生新的目的。

總之, 冬季的保健用藥, 應該圍繞著“藏精益氣”上作文章, 少用一些清解藥。 當然, 對於一些體質屬“熱身”者, 也不能拘泥“冬藏”, 這是中醫“因人而異”的治療與保健原則。

保 暖

重視保暖, 也是“冬藏”的重要環節, 尤其是對於老弱病殘者。 進入冬天, 既有室內外溫度高居不下的暖冬, 也會出現因寒流南下而氣候急劇下降的寒冷天氣。 這種急劇下降的天氣, 容易使人患上風寒感冒、風濕骨痛、心血管疾病。 因此, 應該重視隨氣候變化而加衣。

睡 眠

為了適應“冬藏”, 應該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冬天應該提倡早睡, 適當多睡, 以達到養精蓄銳的目的。 當然, 在夜間保證8個小時睡眠的情況下, 午睡可以適當減少。

鍛 煉

冬季進行運動鍛煉如何體現“冬藏”呢?一是不主張太早晨練,

二是不能運動得“汗流浹背”, 以免傷氣, 同時也避免因出汗受寒而造成風寒感冒, 最好的活動還是散步與打太極拳, 不宜進行激烈運動, 尤其是年老者, 不要冒著嚴寒而做一些超體力的運動。

防 病

感冒、支氣管炎、心血管病是冬天常見病。 對於防治感冒, 一是衣著防寒, 二是對免疫力差的人, 使用參芪一類補益藥扶助正氣, 以防感冒。 對於有積火者, 應該及時用清熱藥清解積火。 對風寒感冒初發者, 可以用薑茶湯一類進行保健。

冬天是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多發季節, 凡有“老慢支”病史者, 應該注意防寒保暖, 尤其是注意頸部、背部保暖。 在室內生活時既要保溫, 又要常開窗戶, 呼吸新鮮空氣。 一旦出現咳嗽,

不要馬上止嗽, 以利於痰液排出, 還要用一些諸如杏仁、川貝、橄欖煲豬肺的食療藥膳調治。 如病情加重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冬天, 由於驟寒, 對人體心血管是一種惡性刺激, 容易導致冠心病的發生和復發, 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 為此, 易患人群不要頂風冒寒, 如遇到心前區疼痛時, 要及時使用“心藥”(如心靈丸、心寶、麝香救心丹之類)。 有心梗先兆者, 要馬上到醫院急診, 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