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合理坐臥就能養生 良好習慣勝似冬補

自古中醫就有“五勞所傷”的說法, 也就是說“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 只要合理安排“五勞”, 並養成良好習慣, 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養生功效。

以“臥”養氣

冬季睡眠講究“早睡晚起”, 早睡是為了養護陽氣, 保持溫熱的身體;晚起是多養陰氣, 待日出而作。 使人體陰平陽秘, 以防外感併發他病, 或引發宿疾咳喘。

冬季睡眠還要注意封藏, 做到“暮臥不覆首”, 以利呼吸通暢, 以防鼾證;“臥勿大語, 損人氣力”, 以防散神耗氣, 影響睡眠與精力。 由此可見, 冬季睡眠養生重保暖。 減少慢性疾病的發作。

注意身暖頭涼, 睡眠才安。

漫長的冬季“寒凝大地”, 人們外出機會減少。 許多人不自覺地貪睡。 有的因舊病復發而出現睡眠障礙。 眼見萬物凋零, 易觸景生情, 產生抑鬱情緒……適當增加室外活動、散散步、多曬太陽都是消除冬季鬱悶、增強活力的良藥。

同時也應注意飲食調適。 冬季的飲食宜用熟食, 忌生冷黏膩。 以防內受風寒, 出現胃脘飽脹、大便稀薄, 進而影響睡眠。 桂圓蓮子湯、蓮子芡實湯等。 最適宜冬季食療調養睡眠。

以“坐”養神

適當地靜坐休息, 能促使人心平氣和、精神爽快、煩悶消除、毛髮光澤、皮膚潤澤、大便通暢、睡眠良好等, 有防病、延年的良好作用。 坐姿可根據個人的習慣和身體狀況而定, 如端坐、靠坐、盤坐等,

但每次坐的時間不宜過長。

入座時, 應注意動作要輕、要穩, 入座後姿勢要端正、自然, 上身正直, 自然放鬆, 下肢自然屈曲, 不要含胸弓背, 更不要蹺“二郎腿”。 坐一段時間後應起來走動一下, 使被牽拉的肌肉和韌帶得以放鬆。 注意千萬不要猛然坐下或快速起立。

以“立”養骨

適當的站立, 可使骨骼肌產生短促迅速的縮張運動, 激發人體新陳代謝, 相應地疏通經絡。 適當的站立還能使氣血下行, 血壓降低, 精神振奮, 有利於大腦的適當休息, 使全身舒適。 立姿對人的活動與精神狀態都有重要影響。

站立時, 身體應自然、平穩、端正, 兩上肢自然下垂, 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傾斜, 兩下肢均勻受力, 不宜固定某一側。 為了保持正確的姿勢, 應經常進行適度的全身性活動,

以維持肌肉、骨骼、關節、韌帶的正常功能。

以“看”養血

看些有益的書籍、電視節目以及觀賞山水風景等, 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脾胃健康, 血液生化也就充盛, 這就是“視養血”的道理。 不過“久視則傷血”, 必須重視掌握分寸。 另外還應注意身體的保暖和膳食的營養搭配, 保持氣血充足。

以“行”養筋

冬季寒冷, 萬物生機閉藏, 陽氣潛伏, 陰氣逐漸盛極。 而正午時分是一天中陽氣最盛的時候, 人體自身的陽氣也達到一天中相對較旺盛的狀態, 此時在陽光下散步, 也容易激發人體的陽氣。 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的運動, 對身體的新陳代謝都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行走時身體應注意挺直,

上肢自然擺動, 步幅均勻有力。 老年人如果行走困難, 應借助手杖或由他人扶行。 在身體條件允許時, 可以進行快走和慢跑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