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為治便秘清腸排毒十年 導瀉藥物製造大腸黑變病

便秘十年, 吃遍市面上各種號稱通便、排毒的藥茶和膠囊, 50歲的李先生不但便秘症狀沒有好轉, 反而查出結腸黑變病和腸癌, 腸鏡顯示, 他的整個結腸到直腸內壁全黑了。

醫生表示, 原本極為罕見的結腸黑變病在如今時有發現, 和現在通便瀉藥的濫用不無關係。

腸道內壁像塗了層墨汁

上周, 李先生在武漢普愛醫院進行單位例行體檢, 他是一個小型工廠的副廠長, 平時多從事伏案工作。 體檢中, 他隨口告訴醫生:“便秘十年了, 吃了不少藥都沒用。 ”

長期便秘其實是潛在肛腸疾病的表現。 李先生接受醫生建議,

加做一個大腸癌篩查。 檢查結果出來了:腸鏡從直腸一直看到結腸回盲部, 所及之處的腸道內壁全是黑的, 像塗了一層淡淡的墨汁;在離肛門15釐米處, 還發現了增生物, 後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腸癌。

為治便秘清腸排毒十年

李先生告訴腫瘤科主任馮覺平, 10年前開始, 他就習慣用瀉藥解決便秘問題, 市面上能買到的各種號稱能清腸道、排毒素的茶和膠囊, 他幾乎吃了個遍。 一般都是開始時效果立竿見影, 效果不明顯後就增加用量, 一包加到三包, 最後感覺無效了就換另一種。

馮覺平表示, 李先生的腸癌可以通過手術切除, 配合放化療, 5年內生存率應該會比較理想。 但他的大腸黑變病已經極為嚴重, 一般患者檢出大腸黑變病,

多只是部分腸段黑變, 程度也不深, 但李先生的情況顯示出腸道黏膜受到瀉藥的“摧殘”實在不小。

導瀉藥物製造大腸黑變病

“大腸黑變病多見於便秘病人, 特別是長期服用瀉藥的病人。 ”武漢市第八醫院腸鏡科主任李鋼琴介紹, 近年來此病檢出率的增高, 與患者濫用瀉藥和腸鏡的普遍使用都有關係。

她表示, 市面上很多通便、排毒的藥茶, 號稱全天然中草藥, 其實多含有蒽醌類導瀉藥物, 如大黃、蘆薈、番瀉葉等。 這類藥物使結腸表面細胞受損, 造成色素沉積在腸道黏膜, 形成大腸黑變病。 這種病多無臨床表現, 一般由內鏡檢出, 目前國內報導該疾病發生率約0.06-5.9%。

臨床發現, 一般老年患者中, 男性較多, 但中青年患者中,

女性較多, 不少女性都有服用導瀉類減肥藥或排毒養顏類保養品的經歷。 如果程度不重, 一般停用後可以逆轉, 像李先生那樣嚴重的情況確實少見。

儘量使用促腸道動力藥

大腸黑變病和腸癌有關嗎?武漢普愛醫院腫瘤科主任馮覺平說, 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兩者直接相關, 但在大腸黑變病患者中, 大腸腺瘤及大腸癌的檢出率均顯著高於沒有此病的患者。

馮覺平提醒, 久服瀉藥, 會破壞腸壁的神經末梢, 腸道自行排便功能變弱甚至消失, 以致於不得不每天服藥。

醫生建議, 便秘患者最好多運動, 保持生活規律, 多進食水果、蔬菜等含纖維多的食物, 儘量定時排便, 保持大便暢通, 如果遇到確實需要通便的情況, 儘量使用促腸道動力藥及非蒽醌類瀉劑通便。

即使要用蒽醌類瀉劑, 也應該短時間、間斷服用, 大便通暢後即停用。

肖娟

通訊員李敏 荊彤 何妍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