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四道黃色食材輕鬆做養生食譜

文章導讀

氣溫已經一天比一天低, 天氣預報已經不斷在播報預警資訊, 大幅度的降溫讓很多人一下子不適應起來。 那麼如何通過日常的食療來保障自己的健康呢?不妨聽聽中醫專家是怎麼介紹冬季養生食譜。

把黃豆、紅薯、玉米和黃芪放在一起煮, 對皮膚、脾胃等都有好處

隨著近期全國大範圍的降溫, 不少讀者朋友越來越感覺到了冬天的威力。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紫金館食療專家郭海英教授建議, 在這個時節, 有條件的讀者朋友們不妨喝點“四黃粥”暖身驅寒, 保健養生。

這“四黃粥”的主角大家都不陌生, 分別是黃豆、紅薯、玉米和黃芪, 其中前三者既是時令食物, 又是藥食同源的佳品, 四種“黃色”食物搭配在一起煮粥, 不失為這個時節一種充滿溫暖和養生味道的食品。 為什麼秋冬交替的時候喝“四黃粥”比較合適呢?都有哪些益處呢?

天寒皮膚易“衰老” 吃黃豆好處多

到了這個季節, 很多讀者朋友尤其是愛美的女士們最關心的就是護膚問題, 因為天氣寒冷, 衣著較多, 皮膚很容易出現“衰老”的現象。

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 這種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皮膚衰老, 還能緩解更年期綜合征。 大豆中的植物固醇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作用。 它在腸道內可與膽固醇競爭, 減少膽固醇吸收。 在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的同時, 不影響血液中的“好膽固醇”, 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天冷乏力脾胃虛紅薯來幫你

俗話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 ”根菜是指以肉質根為食用部分的蔬菜, 在這個時節最有代表性的根菜就是紅薯。

到了天冷的時候, 人體新陳代謝下降,

加之戶外活動減少、年底工作壓力增大等原因, 很多讀者朋友會感到神疲乏力, 而且吃東西不是很有胃口。 這個時候, 煮熟的紅薯可以幫你大忙。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等古代文獻記載, 紅薯有“補虛乏, 益氣力, 健脾胃, 強腎陰”的功效, 使人“長壽少疾”。 此外, 紅薯煮粥還有預防癌症的功效, 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佈的20種抗癌蔬菜“排行榜”中紅薯位居首位, 熟紅薯的抑癌率(98.7%)略高於生紅薯(94.4%)。

膽固醇沉積在血管玉米亞油酸來“打掃”

由於天氣寒冷, 辛辣刺激的大魚大肉成了不少市民餐桌上的主食, 但是很多市民朋友會發現, 秋末以及冬初是最容易發胖的時間段, 這也為你的心血管健康埋下了隱患。 但是似乎少了這些食物又總不是滋味兒,

怎麼辦呢?

別急, 玉米有辦法!玉米的亞油酸含量達到2%, 亞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壓、促進微循環的作用, 可預防或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病率, 特別是對高血壓、高血脂、心絞痛、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的防治極為有利, 能起到防止人體血清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 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譽, 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效果。

一遇降溫就感冒黃芪煮粥有療效

很多市民覺得自己平時身體還行, 但是一到秋冬交替的時候就容易感冒, 雖然自己也很注意防寒保暖, 但是為什麼還是會感冒呢?怎麼就這麼“虛”呢?這種情況中醫稱為“表不固”, 可用黃芪來固表。

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

經常吃中藥水劑的讀者朋友幾乎都聽說過它。 中醫有一個有名的方子, 叫“玉屏風散”, 是體質虛弱者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 其中有三味藥, 主藥就是黃芪。 黃芪除了“固表”還能“益氣”。 中醫認為人平時感覺體質虛弱, 容易疲勞, 常感乏力, 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 貧血, 則常屬“氣血不足”。 有上述症狀的人, 用黃芪食療很有益處, 但必須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冬季養生食譜其實沒有多難做, 只需要簡單的級味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