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機不離手易招“數碼病” 專家支招防病痛纏身

事實上, 乾眼症, 頸椎病、腰背疼痛和滑鼠手是特別“青睞”中年女白領的一種電腦“後遺症”。 那些在家庭和事業中都起著“支柱”地位的中年“骨幹”, 一方面要經受來自生活和工作壓力的挑戰, 另一方面也要面對身體各組織出現退行性病變, 代償能力下降的事實, 也因此更容易在電腦“後遺症”來襲時中招。

視力篇

乾眼症對中年女白領“情有獨鍾”

現代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 加上中年女性自身所處生理階段出現微妙變化、雌激素分泌較年輕時減少, 眼幹、眼澀、眼疲勞的現象很容易在此時產生。

以往都認為乾眼症更容易發生在老年人群身上, 但近年來隨著電腦、手機的普及以及每天大量使用, 中青年患乾眼症的幾率也越來越高。

乾眼症高發人群:會計、編輯、記者

專家介紹, 從事會計、IT、編輯、遊戲設計等工作, 需要長時間面對電腦作業的人群, 都屬於乾眼症的潛在高發群體。 而中年女性尤其要警覺, 因為進入圍絕經期後, 本來自身雌激素水準會有所下降, 此時無論是皮膚、生殖系統還是眼睛組織, 都較年輕時更容易缺水、乾澀。

專家分析:

據瞭解, 正常人的眼睛會不斷分泌淚液, 然後通過眨眼, 使淚液均勻地塗在角膜和結膜表面, 形成淚膜, 以保持眼球濕潤不乾燥, 這是維持眼睛表面健康的基礎。

但如果身處缺水的空調環境, 長時間凝視螢幕, 就可能引發幹眼。

專家表示, 不僅僅是女性, 無論男女老幼, 但凡長時間面對變動快速的螢幕, 眨眼次數就可能由平時正常的每分鐘十幾次銳減至每分鐘幾次, 使得淚膜更容易破裂, 淚液迅速蒸發。 電腦強烈的光線對人眼刺激很大, 由於距離近, 容易使淚液分泌異常而致幹眼產生。

“人體的眼球本身能自動調節焦距, 使影像清晰傳送到大腦, 但如果聚精會神盯著電腦或手機螢幕, 就會逼迫眼睛也‘定格’在同一焦距, 這樣久而久之就導致睫狀肌持續緊張, 引發眼睛過度疲勞。 ”專家表示, 眼幹外加視疲勞, 會引發眼紅、眼澀、眼癢、有異物感等系列問題出現。

專家支招:“翻白眼”、勤眨眼、辦公桌上放魚缸

“無論是看電腦還是看手機, 都應稍微俯視螢幕。 ”專家建議, 市民可調高坐椅或降低電腦顯示幕, 以30度的幅度俯視螢幕, 這個角度不僅可使頸部肌肉放鬆, 還可改善腦部供血。 向下注視, 眼瞼微微下垂, 還可減少眼表暴露於空氣造成淚液蒸發的表面積, 預防乾眼症發生。

此外, 用電腦的時間不宜過長, 對成人來說, 每隔一個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 遠眺;如果是兒童, 時間間隔還應進一步壓縮, 年齡越小, 時間間隔越短。 電腦操作應保持50釐米以上的距離。

工作時別忘了經常練習上下眨眼, 或將眼球儘量向左、右、上方看, 類似“翻白眼”, 這樣的機械運動有助於預防乾眼症發生。

調整電腦螢幕上的亮度, 既不能太暗也不能太亮;使用電腦時可將螢幕對比度調高,

螢幕顏色與文字應該有明顯對比。 周圍環境的光線要柔和且充足。

對於幹眼較為嚴重的人群來說, 可遵醫囑開具人工淚液或是眼藥水, 在用眼間隙幫助補充眼睛水分。

光線不足別看手機

專家還特別強調, 最好在自然光線或明亮的室內光線下面對螢幕, 因為在黑暗環境下聚光看電腦、玩手機, 勢必強迫瞳孔放大, 並且要用力收縮睫狀肌、努力實施調節功能, 此時用眼十分費力, 容易產生視疲勞, 這就是所謂的“暗室效應”。

另外, 乾燥室內使用空氣加濕器也是不錯的辦法,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在辦公桌上放一盆水生植物或者養一小缸金魚, 這樣既可以保持身邊環境的空氣濕度,

在眼睛疲勞的時候, 還可以看看綠色植物或者魚缸中遊動的小魚, 放鬆雙眼。

專家提醒, 一旦出現眼睛乾澀、發紅, 有灼熱或有異物感, 眼皮沉重, 看東西模糊, 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 休息後仍無明顯好轉, 就應到醫院看專科醫生。

身體篇

除了眼睛之外, 頸部也是另一個最容易因使用電腦而受累的部位。

最近十年來, 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導致頸椎不適的患者不僅總體人數出現大量增加, 而且患者年齡也越來越低。 “如今十幾歲的孩子在媽媽陪同下來看頸椎病, 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專家表示, 在那些因長時間使用電腦出現不適的患者中, 九成以上首先出現的都是頸部不適。

電腦頸椎病:20歲中招40歲頸僵

專家介紹, 年齡介於40至60歲之間的中老年人, 是頸椎病最“青睞”的對象。 他認為, 除了年齡增大導致出現退行性病變及代償功能下降外, 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是家庭的“支柱”和單位的“骨幹”, 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往往較大, 如果這部分人需要長時期使用電腦, 無疑更容易遭受頸部不適之苦。

腰背酸痛、滑鼠手頻現

除了頸部, 腰部、背部和手腕也逃脫不了電腦“後遺症”的“魔掌”。 專家表示, 人在使用電腦時, 身體的多處肌肉都處於一種緊張狀態, 當這種緊張狀態維持過長時間時, 腰背部的肌肉、手腕的肌肉都可能出現勞損而引起疼痛。

以“滑鼠手”為例, 當手腕和手指不停點擊滑鼠時, 便可能引起腕關節肌腱、筋膜等軟組織的勞損。 此外,長時間保持不正確的坐姿,還可能使胸椎受到壓迫,出現胸部不適,或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症狀。

“拇指族”當心腱鞘炎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近年來還有不少整天沉迷於微博、短信和手機遊戲的“拇指一族”發生了腱鞘炎。

專家介紹,手部肌腱在跨越關節附近都分佈著“腱鞘”,其作用是幫助手指活動。而長期、持續、力量比較集中的活動會引起肌腱的慢性勞損,使腱鞘增生,肌腱長出痛性結節,從而產生無菌性炎症,並出現疼痛。

專家說,以前容易得腱鞘炎的通常是長期練習鋼琴的人、打字員、擠奶工、經常要擰衣服、擰毛巾的家庭婦女等。而最近幾年,隨著智慧手機的日益普及,一些沉迷於發短信、發微博、打遊戲的年輕患者逐漸多了起來。

美國有研究指出,經常用手機寫微博、發短信可能導致與長期打字一樣的後果,致使肩、頸及手指受損。調查結果顯示,每日發送短信數量與肩膀疼痛之間存在聯繫,而且這一聯繫在男性身上尤其明顯。專家認為,由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智慧手機,人們應該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專家支招:

在辦公室:

◆拋棄“大班椅”

辦公室裡的許多小細節,其實隱藏了不少健康的大學問。比如,許多“老闆”喜歡在辦公室裡擺放的“大班椅”,就被不少醫生認為不利於脊柱的健康。

專家建議市民在使用電腦時,最好不要坐在這種又大、又軟、幾乎讓整個人陷進去的豪華椅子,而是儘量選擇木質等坐墊較硬,對身體能起到更好支撐作用的坐椅。此外,椅子的靠背最好不要太往後靠,而是儘量與身體垂直。

◆適時起身活動

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已經成為不少電腦族的“通病”。專家提醒說,無論工作多麼繁重,都應該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放鬆一下全身的肌肉。“建議大家在電腦前工作40至50分鐘左右,就應該起來活動一下,即使只活動兩分鐘對身體也有好處。”這個建議雖然看起來簡單,但貴在堅持。

◆空調別對著後腰吹

有些白領在辦公室使用電腦時,為了讓自己涼爽,經常將空調對著自己的後腰部吹,專家提醒說,長時間這樣做可能導致後腰部肌肉長期收縮,出現痙攣,甚至壓迫局部的血液迴圈,對腰部健康不利。

還有一些人喜歡將電腦放置在桌面的一側,使用電腦時不得不長時間扭曲著身體,這種做法也會加重脊柱的負擔。

在家:

◆選擇合適的床和枕頭

對電腦族而言,選擇一張合適的床和一個舒適的枕頭也能起到一定的放鬆作用。專家建議要為腰部健康著想,儘量不要睡軟床,最好選擇比較硬的床墊。枕頭的高度也有講究,無論太高、太低都可能牽拉頸椎,“如果習慣仰睡,枕頭可以稍低一些,習慣側睡的話,枕頭可稍高一些,最好與一側肩膀寬度相同。”

◆少躺著看電視

對工作了一天的市民而言,晚上躺在沙發上或床上看電視,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專家提醒說,長時間躺著看電視並不利於頸椎健康,因為這種姿勢可能使頸椎和胸椎交界的位置出現錯位,引起胸悶、心慌等不適。

◆運動:首選蛙泳

對於電腦族,他認為最好的放鬆和運動方式是蛙泳,“這種泳姿無論對頸椎、胸椎、腰椎都有好處。每次遊半小時左右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此外,羽毛球、放風箏等需要抬頭的運動也被不少醫生推薦為電腦族的放鬆“法寶”。

此外,長時間保持不正確的坐姿,還可能使胸椎受到壓迫,出現胸部不適,或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等症狀。

“拇指族”當心腱鞘炎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近年來還有不少整天沉迷於微博、短信和手機遊戲的“拇指一族”發生了腱鞘炎。

專家介紹,手部肌腱在跨越關節附近都分佈著“腱鞘”,其作用是幫助手指活動。而長期、持續、力量比較集中的活動會引起肌腱的慢性勞損,使腱鞘增生,肌腱長出痛性結節,從而產生無菌性炎症,並出現疼痛。

專家說,以前容易得腱鞘炎的通常是長期練習鋼琴的人、打字員、擠奶工、經常要擰衣服、擰毛巾的家庭婦女等。而最近幾年,隨著智慧手機的日益普及,一些沉迷於發短信、發微博、打遊戲的年輕患者逐漸多了起來。

美國有研究指出,經常用手機寫微博、發短信可能導致與長期打字一樣的後果,致使肩、頸及手指受損。調查結果顯示,每日發送短信數量與肩膀疼痛之間存在聯繫,而且這一聯繫在男性身上尤其明顯。專家認為,由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智慧手機,人們應該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關注。

專家支招:

在辦公室:

◆拋棄“大班椅”

辦公室裡的許多小細節,其實隱藏了不少健康的大學問。比如,許多“老闆”喜歡在辦公室裡擺放的“大班椅”,就被不少醫生認為不利於脊柱的健康。

專家建議市民在使用電腦時,最好不要坐在這種又大、又軟、幾乎讓整個人陷進去的豪華椅子,而是儘量選擇木質等坐墊較硬,對身體能起到更好支撐作用的坐椅。此外,椅子的靠背最好不要太往後靠,而是儘量與身體垂直。

◆適時起身活動

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已經成為不少電腦族的“通病”。專家提醒說,無論工作多麼繁重,都應該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放鬆一下全身的肌肉。“建議大家在電腦前工作40至50分鐘左右,就應該起來活動一下,即使只活動兩分鐘對身體也有好處。”這個建議雖然看起來簡單,但貴在堅持。

◆空調別對著後腰吹

有些白領在辦公室使用電腦時,為了讓自己涼爽,經常將空調對著自己的後腰部吹,專家提醒說,長時間這樣做可能導致後腰部肌肉長期收縮,出現痙攣,甚至壓迫局部的血液迴圈,對腰部健康不利。

還有一些人喜歡將電腦放置在桌面的一側,使用電腦時不得不長時間扭曲著身體,這種做法也會加重脊柱的負擔。

在家:

◆選擇合適的床和枕頭

對電腦族而言,選擇一張合適的床和一個舒適的枕頭也能起到一定的放鬆作用。專家建議要為腰部健康著想,儘量不要睡軟床,最好選擇比較硬的床墊。枕頭的高度也有講究,無論太高、太低都可能牽拉頸椎,“如果習慣仰睡,枕頭可以稍低一些,習慣側睡的話,枕頭可稍高一些,最好與一側肩膀寬度相同。”

◆少躺著看電視

對工作了一天的市民而言,晚上躺在沙發上或床上看電視,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專家提醒說,長時間躺著看電視並不利於頸椎健康,因為這種姿勢可能使頸椎和胸椎交界的位置出現錯位,引起胸悶、心慌等不適。

◆運動:首選蛙泳

對於電腦族,他認為最好的放鬆和運動方式是蛙泳,“這種泳姿無論對頸椎、胸椎、腰椎都有好處。每次遊半小時左右就能起到不錯的效果。”此外,羽毛球、放風箏等需要抬頭的運動也被不少醫生推薦為電腦族的放鬆“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