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讀《黃帝內經》必知其養生語錄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其主張的養生、攝生、益壽、延年, 正符合了現代社會的人們;要說非專業人員讀《黃帝內經》的話,

首先應該從養生語錄開始了解, 因為那將會使讀者受益匪淺。

養生語錄:

1.“飲食有節制, 起居有規律, 不妄事操勞”;肆欲縱色, 耗散精氣, 喝酒行房事, 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遠, 有傷元氣”。

3.“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 ”。 沒有非分之想, 平和安寧, 真氣保存體內, 形影不離, 病不傷也。

4.“仁者壽也:胸懷寬廣者, 益壽;反之。 胸懷狹隘者, 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 縱服玉液金丹, 未能延壽;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 不求壽而自延, 此養生之大旨也。 注重道德修養:“浩然正氣”有利于身心健康……

5.“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原諒的人, 怎能心如止水;”“還在判斷值與不值得, 可見心中還有衡量, 還是有‘氣根’”。

6.“悲哀愁憂則心動, 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就是說:情緒不穩定, 什么病都來了。

7.“五谷為養, 五果為助,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 氣味合而服之, 以補精益氣。 " “安生之本, 必資于食;不知食宜, 不足以存生也。 ”

8.大病大汗后不可冷水浴, 太餓太飽都不可沐浴;晨起三千步, 睡前泡足浴;足浴, 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腳, 升陽固脫;夏天洗腳, 暑濕可去;秋天洗腳, 肺潤腸濡;冬天洗腳, 丹田溫灼。

9.“起居有常, 衛生合理”。 春三月:應晚睡早起, 漫步于庭院, 舒緩身體;夏三月:晚睡早起, 不怕白天長, 胸中無怒氣, 違反傷心;秋三月:早臥早起, 使神志保持安寧, 違之傷肺;冬三月:早睡晚起, 藏陽除寒, 違之傷腎。

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長壽也; “一夕不臥, 百日不復之說”。 “會吃不如會睡, 吃人參不如睡五更”, “為道之百編,

而臥最為首” 即為睡覺最重要。 古人曰“睡眠, 要先睡心, 后睡眠”(即安定心神睡覺)

11.“不妄作勞, 勞作不過量, 不要隨便付出體力;”“久視傷血, 久臥傷氣, 久坐傷肉, 久立傷骨, 久行傷筋。 ”

12.“圣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既春夏保養心和肝, 秋冬保養肺和腎。

13.木梳 :晨起三千下號稱“木梳丹”;梳頭有疏通絡脈, 促進頭部血液循環, 延年益壽的作用。

14.百歲老人, 以素食長壽;對他們健康長壽有直接的影響:“所食愈少, 心愈開, 年愈益;所食愈多, 心愈塞, 年愈損。 ”“多飲傷神, 厚味昏神, 飽食悶神。 ”“心地善良, 熱愛活動, 熱愛勞動”是百歲老人的共同點。

15.古人曰“讀書也是保健的方法”。 讀書養生:“病須書卷作良醫”陸游說;“一日不讀書, 心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 耳目失精爽。

” “體氣多病, 得以名人文集讀之, 亦足以養病。 ”

16.《黃帝內經》養生五難: “名利不利, 此為一難;喜怒不除, 此為二難;聲色不凈, 此為三難;滋味不絕, 此為四難;神虛精散, 此為五難;五難絕, 壽自延。 ”乾隆皇帝養生經:“吐納肺腑, 活動筋骨, 十常四勿, 適時進補。 ”十常即為:齒常叩, 津常咽, 鼻常揉, 耳常彈, 睛常運, 面常搓, 足常摩, 肛常提, 肢常伸, 腹常旋。 四勿:吃飯勿言, 睡覺勿語, 喝酒勿醉, 色勿迷。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 但讀者一定要找到, 適合自己的書, 這樣不僅可以收獲知識, 還可以讓自己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