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健康吃水果四大原則

原則一:吃水果的時機

當血糖控制比較理想, 即空腹血糖能控制在7.8mmol/L以下, 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5%以下, 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 就滿足享受水果的先決條件了。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 可先將番茄、黃瓜等蔬菜當水果吃, 等病情平穩後再選擇水果。

原則二:吃水果的時間

水果一般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或睡前一小時吃, 這可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 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原則三:吃水果的種類

各種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約為6%~20%。

應選擇含糖量相對較低及升高血糖速度較慢的水果。 後者對不同的糖尿病人可能有一定的差異, 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作出選擇。 一般而言, 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含糖量較低, 對糖尿病人較為合適, 而香蕉、紅棗、荔枝、鳳梨、葡萄等含糖量較高, 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原則四:吃水果的數量

根據水果對血糖的影響, 每天可食用200g左右的水果(可提供約90千卡的熱量), 同時應減少半兩(25g)的主食, 這就是食物等值交換的辦法, 以使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