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糖尿病人學會正確吃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 正確地吃飯, 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環節, 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今天, 我就為大家講講糖尿病患者該如何把好飲食關。

避開四個盲區

臨床發現, 很多患者都知道控制飲食對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性, 但卻不會吃, 存在不少問題。

問題1:認為吃主食容易升高血糖, 所以少吃或不吃主食。 這種認識不完全正確, 首先, 主食是複雜的碳水化合物, 食用後血糖不會迅速上升。 其次, 主食可以提供人體活動的能量, 也是最經濟的人體營養來源, 少吃或不吃, 可能導致脂肪和蛋白質超標,

而總能量卻不夠, 從而令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不良, 甚至產生饑餓性酮症。 其實, 糖尿病飲食的關鍵在於控制總熱量與脂肪。 主食中含較多的複合碳水化合物, 升血糖的速度相對較慢, 應該保證吃夠量, 每日主食不能少於150克, 即碳水化合物進量不能低於150克, 主食總量應保持在250~350克。

問題2:不限制粗糧攝入量。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 不僅能延緩血糖、血脂的吸收, 還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 促進排便。 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地吃粗糧, 但長期大量食用, 會影響人體對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 還會導致腹脹。 因此, 建議每天吃50~100克粗糧, 而且做到粗細搭配, 可以在做主食時混入粗糧, 比如蒸米飯時加點小米、糙米、綠豆或紅豆,

磨豆漿時加一把燕麥等。

問題3:吃著降糖藥, 用了胰島素, 就不需要控制飲食了。 這樣做使飲食控制形同虛設, 加重胰島負擔, 同時增加了低血糖及藥物毒副作用發生的可能, 非常不利於控制病情。 所以, 既不能吃得太少, 也不能貪吃, 科學的做法是到正規醫院找營養醫師, 根據身高、體重、年齡、基礎疾病及身體狀況, 推薦應該吃多少營養能達標, 通過飲食和運動綜合管理, 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問題4: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 也不能喝粥。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 沒有絕對意義的垃圾食品, 只有不合理的吃法。 任何一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價值, 只不過看你怎麼選。 糖尿病人在血糖平穩情況下可適量吃柚子、櫻桃、蘋果、梨等糖分相對低的水果,

但也不要吃太多, 而且要在兩餐之間吃。 粥也是一樣, 如果在兩餐間作為加餐喝, 對血糖影響就小, 也可以適當減少正餐主食的量, 喝點粥。

飲食治療四步走

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可以歸結成四點。

第一, 制訂飲食方案。 每個患者情況不同, 可以請營養師綜合膳食結構、患者主觀症狀、客觀化驗結果, 初步制訂飲食方案。 但這並不是一勞永逸的, 最多一個月就應複診一次, 再做調整。 另外, 日常應根據就餐情況、體力活動、血糖監測情況、胃腸道功能等, 及時調整膳食。

第二, 合理搭配能量比例。 合理控制總能量是糖尿病營養治療的主要原則, 以能維持或略低於理想體重為宜。 蛋白質一定要占到每日總能量的1/3以上;每日脂肪攝入量不能超過30%。

第三, 三餐分配要合理。 病情穩定的糖友, 至少保證一日3餐, 血糖波動大、易出現低血糖的糖友就需要適當加餐, 每日進餐5~6次, 同等重量的食物分成6份, 每一份的壓力自然就小了, 既保證了一天總攝入量, 又不讓一餐攝入過多, 使血糖升高。

第四, 飲食控鹽有講究。 很多患者經常說自己鹽攝入量控制得很好, 比如每次做飯都用限鹽勺等, 但卻忽視了很多“含鹽大戶”, 比如味精、雞精、醬油、醬豆腐、醬菜、鹹菜、泡菜、膨化食品等。 所以, 避免吃鹽過多, 應從兩方面下手:一是少吃看得見的鹽, 二是少吃隱形鹽。

遵循良好的生活原則

糖尿病是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一種慢性病,

無論是在治療還是預防階段, 都應遵循以下生活原則:

1.保持正常體重。 讓糖尿病患者體重達標是醫學界和患者共同探索的一項控制血糖的措施。 實踐證明凡體重保持在標準線左右的患者, 併發症要比體重超標的患者少得多, 特別是心腦血管方面的併發症要少得更多。 所以保持標準體型對於治療糖尿病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建議大家通過腰圍監測來調控, 男性腰圍不超過85釐米, 女性不超過80釐米。

2.不多吃一口, 不少走一步, 吃動平衡。 健康人每天至少應進行半小時的體育鍛煉, 糖尿病人就更不例外了。 特別是肥胖型糖尿病人, 進行必要的運動, 往往比單純控制飲食更能取得降糖效果。

3.每天足量飲水。 合理選擇飲料,

成人一天最少應喝1600毫升水, 即8個普通玻璃杯, 多喝點白開水、淡茶水、檸檬水, 少喝或不喝高糖、高熱量的飲料。

此外, 還要做到:平時吃飯要細嚼慢嚥, 每餐只吃七八分飽;不吸煙、不酗酒、不熬夜、多休息、多運動;定期檢查;控好血糖, 爭取五六個月就有一個階段性的效果。 ▲

(本報記者張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