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臭豆腐的做法 原來是這三大步

立春之後, 天氣回暖, 讓許久不見的小吃攤都再次的出現了, 尤其是炸臭豆腐的小吃攤一出現, 讓很多人流出了口水。 那麼這麼好吃的臭豆腐到底是怎樣製成的呢?大多數人對此並不知道, 其實臭豆腐的製作的關鍵是臭鹵水, 臭豆腐的好吃與否全靠它了。

臭豆腐第一步, 製作“臭鹵水”方法有兩種:

1)自然發酵制臭鹵水:是在水缸中放入稻草、豬肉等肉類, 然後任由其露天自然發酵、腐敗, 經過幾個月後即可。 鹵水切勿沾油。 在製作鹵料加香菇, 冬筍, 酒 浸泡的時候, 也需要密封。

2)用冷水15公斤, 放人豆鼓3公斤, 燒開後再煮半小時左右, 然後將豆鼓汁濾出。 待豆鉸汁冷卻後, 加入純鹼200

克、青礬[FeSO4·7H2O]100克、香菇200克、冬筍4公斤、鹽0.75公斤、酒150克以及豆腐腦1.5公斤, 浸泡約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一次)。

臭豆腐第二步盡可能多的祛除新鮮豆腐的水分, 具體做法如下:

1) 新鮮豆腐切成小塊, 放白布中間。

2) 把豆腐包上,包緊一些, 並整理邊角。

3) 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 整齊碼好。

4) 用木板壓上, 壓上重物[建議用啞鈴, 鉛球也不錯]壓一整夜後, 豆腐裡的水份已經差不多榨幹, 取出來打開看看, 可以看出來豆腐已經壓得很結實了, 這樣做出來的臭豆腐質地會非常細膩。

臭豆腐第三步將做好的幹豆腐要在臭鹵水裡泡幾天, 需要密封。 這一步是讓臭鹵水中的細菌、黴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 進而使豆腐的組織鬆弛, 並且散發出臭味, 你想它有多臭它就可以有多臭。 臭豆腐就成功了!

製作好的臭豆腐材料,

有多種實用方法, 不過最後結果都是吃到肚子裡。 常用方法有下列三種:

一、油炸:這是普遍流傳于華人文化圈中的食用方式, 將臭豆腐切成小塊後, 入油鍋油炸, 然後再加上醬油、蒜泥、泡菜。

二、麻辣:以香菇、蝦米、大蒜、辣椒、蔥、鴨血、豬大腸、絞肉、辣椒或辣油製作麻辣鍋底後, 再放入臭豆腐煮熟。

三、碳烤:直接以竹簽穿過臭豆腐後, 然後再塗抹烤肉醬, 在碳火上烤數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