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

春季多款有效祛濕的美味湯

春天, 雨水漸多, 濕氣也重, 加之, 肉吃得太多, 吃的食物裡又有污染, 運動量也少, 身體陰盛陽虛, 導致濕邪內鬱。 中醫裡講, 脾虛則便溏, 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 現在以肉食為主了, 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覺得很虧, 長期這樣, 傷害的是脾胃, 脾是運化水濕的, 脾受到傷害, 水濕不能完全運化, 就在身體內堆積。 所以, 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 也意味著體內有濕氣。

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中, 中醫最怕濕邪。 濕是最容易滲透的。 濕邪從來不孤軍奮戰, 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 濕氣遇寒則成為寒濕,

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 如果氣候乾燥, 不管怎麼冷, 人都還是能接受的, 但如果濕氣重, 人就很難受了。 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 驅風很容易, 但一旦成了風濕, 就往往是慢性疾病, 一時半會兒治不好了。 濕氣在皮下, 就形成肥胖, 也是不好處理的健康問題。

砂仁陳皮鯽魚湯

功效:健脾祛濕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薑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淨;鯽魚宰淨, 去鱗、腸雜, 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 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鮮土茯苓煲豬[月展]湯

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材料:鮮土茯苓200克、豬[月展]肉500克、生薑1~2片。

做法:鮮土茯苓洗淨,

切片狀;豬[月展]肉洗淨, 整塊不必刀切。 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山楂扁豆金銀腎湯

功效:開胃消滯、健脾祛濕

材料:山楂40克, 炒扁豆50克, 鮮鴨腎、臘鴨腎各2個, 豬[月展]肉200克, 陳皮1/4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浸泡, 陳皮去瓤;鮮鴨腎洗淨剖開, 去髒雜, 可不剝去鴨內金, 洗淨;臘鴨腎溫水浸泡, 洗淨;豬[月展]肉洗淨。 一起放進瓦煲內, 加清水2500毫升, 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 調入鹽便可, 為3~4人量。

天山雪蓮燉乳鴿

功效:驅風祛濕、祛寒除痹

材料:天山雪蓮15克、乳鴿1只、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

做法:雪蓮洗淨;乳鴿洗淨, 去髒雜等;豬瘦肉洗淨, 並與乳鴿一起置沸水中稍滾片刻,

再洗淨(即“飛水”)。 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 加入冷開水500毫升(約2碗量), 隔水燉3小時便可, 進飲時方調入適量食鹽, 此量可供2人用。

咖喱雞絲羹

功效:香辣開胃、驅寒祛濕

材料:雞肉400克, 紅蘿蔔、薯仔各150克、洋蔥100克, 青豆仁50克, 蒜茸、辣椒絲、薑絲各10克, 咖喱粉20克, 鮮奶250毫升。

做法:雞肉洗淨切細絲, 馬蹄粉芡拌勻, 起油鑊炒至剛熟就鏟起;紅蘿蔔、薯仔、洋蔥去皮切絲。 起油鑊下蒜茸、辣椒絲、薑絲炒香, 濺入紹酒後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 滾後下紅蘿蔔絲和薯仔絲至熟, 下雞絲、青豆仁、洋蔥、鮮奶、咖喱粉和適量食鹽少許、胡椒粉白糖, 推入馬蹄粉40克拌均的芡, 下少許生油便可。 為3~4人量。

眉豆莧菜田雞湯

功效:祛濕熱、健胃進食

材料:眉豆100克、莧菜500克、田雞2~3只(約250克)、蒜頭50克、生薑3片。

做法:眉豆洗淨、稍浸泡;莧菜洗淨;蒜頭去衣;田雞宰洗淨, 去皮、內臟, 切塊。 莧菜和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1750毫升(7碗量), 武火煲沸改文火煲半小時, 去渣留湯, 放進眉豆、田雞再煲1小時。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湯

功效:清熱祛濕、解脾虛濕困

材料:木棉花20克, 雞蛋花、槐花各2克, 薏米、扁豆各30克, 陳皮1/4個、豬瘦肉400克, 生薑2片。

做法:各配料洗淨, 稍浸泡, 陳皮去瓢, 豬瘦肉洗淨, 整塊不用刀切。 一起與生薑放進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2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薑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分別洗淨, 陳皮去瓤;粉葛削皮洗淨,

切塊;鯪魚宰洗淨, 去髒雜, 慢火煎至微黃。 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2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清熱祛濕田螺湯

功效:解濕困、祛濕熱

材料:田螺1000克、豬瘦肉200克、節瓜1個、陳皮1/4個、生薑3片。

做法:田螺洗淨置滾水灼過, 挑出螺肉, 去尾端, 起油鑊下鹽爆炒片刻;節瓜洗淨、削皮、切大塊;陳皮浸泡、去瓤;豬瘦肉洗淨, 整塊不刀切。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放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 武火煲沸後, 改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 調入適量的食鹽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蓮子芡實炒扁豆煲兔肉

功效:健脾祛濕

材料:蓮子50克, 芡實、炒扁豆各40克, 兔肉400克, 生薑3片。

做法:蓮子、芡實、炒扁豆分別洗淨, 稍浸泡;兔肉洗淨, 切塊,

置沸水中稍滾片刻, 再洗淨(即“飛水”)。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 武火煲沸後, 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油便可。

炒扁豆芡實淮山煲筍殼魚

功效:清潤可口、健脾祛濕困

材料:炒扁豆30克, 芡實、淮山各50克, 筍殼魚1~2條(約500克), 生薑3片, 豬瘦肉100克。

做法:各藥材洗淨, 稍浸泡;筍殼魚宰洗淨, 可慢火煎至微黃, 亦可不煎;豬瘦肉洗淨。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約10碗清水, 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木棉花炒扁豆煲鯽魚

功效:祛濕健脾益氣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苡米15克、鯽魚500克(1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料稍浸泡, 洗淨;鯽魚宰洗淨, 煎至微黃, 濺入少許清水;豬瘦肉洗淨。 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 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雲苓白術粉葛煲水魚

功效:健脾祛濕、止腰酸背痛

材料:雲苓40克、白術20克、粉葛800克、水魚1只、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粉葛去皮、洗淨、切塊;水魚請售者宰洗淨;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10碗清水,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竹蔗紅蘿蔔馬蹄煲茅根

功效:清熱解毒、除煩、祛濕邪

材料:竹蔗400克、紅蘿蔔250克、馬蹄10個,鮮白茅根120克。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竹蔗開邊、切段;馬蹄去皮切對半(或不去皮拍裂);紅蘿蔔刮皮切段;鮮茅根切段。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改文火煲1小時即可(或下少許冰糖)。為3~5人量。

鮮土茯苓燉豬排骨

功效:祛濕毒、利筋骨、健脾胃

材料:鮮土茯苓500克、豬排骨400克、眉豆50克、紅棗5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鮮土茯苓切片;豬排骨切段;紅棗去核;眉豆浸泡。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此量為3~4人用。

拍薑韭菜滾豬紅

功效:驅寒祛濕、益陽健脾

材料:生薑60克、韭菜100克、豬紅500克。

做法:生薑去皮切塊,拍裂;韭菜洗淨切段;豬紅清水漂洗。在鑊中下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滾沸後,下豬紅滾熟後,下韭菜,下鹽、油便好,為3~4人量。

狗肚魚大芥菜湯

功效:清淡可口、解表邪祛濕熱

材料:大芥菜500克、狗肚魚500克、生薑2~3片。

做法:狗肚魚宰淨,去頭、內臟,然後切為兩段,用少許魚露醃5~6分鐘;大芥菜洗淨,切段狀。在鐵鑊內加入清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並投入適量食鹽和生油,武火煮沸後,加入大芥菜,滾腍後,再加入狗肚魚,滾熟後便可。快捷簡單,可供3~4人用,亦湯亦菜。

胡椒根煲豬肚

功效:祛濕除痹、舒筋活絡、健脾暖胃

材料:胡椒根40~60克、豬肚1個、陳皮1/4個、生薑2~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陳皮去瓤;豬肚反轉,用生粉揉擦洗淨,再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量。

淮杞圓肉糯米酒燉雞

功效:祛濕驅寒、健脾安神

材料:淮山25克、杞子15克、圓肉10克、糯米酒50毫升、光雞1只(約750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稍浸泡;光雞處理乾淨,去尾部,切塊。一起與生薑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為3~4人用。

土茯苓茅根煲豬瘦肉

功效:祛濕除困、清熱解毒

材料: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用。

五指毛桃雞腳煲豬脊骨

功效:益陽健脾祛濕、活絡強筋健骨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雞腳3對、豬脊骨4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雞腳去甲、敲裂;豬脊骨敲裂。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五加皮生蠍子煲雞殼

功效:驅風祛濕、舒筋健骨

材料: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生蠍子45克,雞殼1副,豬瘦內150克,生薑3片。

做法:用膠袋盛裝生蠍子倒入沸開水,燙約8分鐘,洗淨;其餘各物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即可。為3~4人量。

新鮮木棉花煲鯽魚

功效:清潤、祛濕、除濁

材料:鮮木棉花4朵、鯽魚1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鮮木棉花洗淨,用淡鹽水稍浸洗,再洗淨。鯽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1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量。

以上多款祛濕湯,都是由不同材料做成的,口味眾多,都具有祛濕的功效,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一款,用食療來改善身體狀況。

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雲苓白術粉葛煲水魚

功效:健脾祛濕、止腰酸背痛

材料:雲苓40克、白術20克、粉葛800克、水魚1只、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粉葛去皮、洗淨、切塊;水魚請售者宰洗淨;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10碗清水,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竹蔗紅蘿蔔馬蹄煲茅根

功效:清熱解毒、除煩、祛濕邪

材料:竹蔗400克、紅蘿蔔250克、馬蹄10個,鮮白茅根120克。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竹蔗開邊、切段;馬蹄去皮切對半(或不去皮拍裂);紅蘿蔔刮皮切段;鮮茅根切段。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改文火煲1小時即可(或下少許冰糖)。為3~5人量。

鮮土茯苓燉豬排骨

功效:祛濕毒、利筋骨、健脾胃

材料:鮮土茯苓500克、豬排骨400克、眉豆50克、紅棗5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鮮土茯苓切片;豬排骨切段;紅棗去核;眉豆浸泡。一起與生薑下燉盅,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此量為3~4人用。

拍薑韭菜滾豬紅

功效:驅寒祛濕、益陽健脾

材料:生薑60克、韭菜100克、豬紅500克。

做法:生薑去皮切塊,拍裂;韭菜洗淨切段;豬紅清水漂洗。在鑊中下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滾沸後,下豬紅滾熟後,下韭菜,下鹽、油便好,為3~4人量。

狗肚魚大芥菜湯

功效:清淡可口、解表邪祛濕熱

材料:大芥菜500克、狗肚魚500克、生薑2~3片。

做法:狗肚魚宰淨,去頭、內臟,然後切為兩段,用少許魚露醃5~6分鐘;大芥菜洗淨,切段狀。在鐵鑊內加入清水1500毫升(約6碗水量),並投入適量食鹽和生油,武火煮沸後,加入大芥菜,滾腍後,再加入狗肚魚,滾熟後便可。快捷簡單,可供3~4人用,亦湯亦菜。

胡椒根煲豬肚

功效:祛濕除痹、舒筋活絡、健脾暖胃

材料:胡椒根40~60克、豬肚1個、陳皮1/4個、生薑2~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陳皮去瓤;豬肚反轉,用生粉揉擦洗淨,再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量。

淮杞圓肉糯米酒燉雞

功效:祛濕驅寒、健脾安神

材料:淮山25克、杞子15克、圓肉10克、糯米酒50毫升、光雞1只(約750克)、生薑3片。

做法:各藥材洗淨,稍浸泡;光雞處理乾淨,去尾部,切塊。一起與生薑放進燉盅內,加入冷開水1250毫升(5碗量),加蓋隔水燉3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為3~4人用。

土茯苓茅根煲豬瘦肉

功效:祛濕除困、清熱解毒

材料: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用。

五指毛桃雞腳煲豬脊骨

功效:益陽健脾祛濕、活絡強筋健骨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雞腳3對、豬脊骨4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雞腳去甲、敲裂;豬脊骨敲裂。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五加皮生蠍子煲雞殼

功效:驅風祛濕、舒筋健骨

材料: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生蠍子45克,雞殼1副,豬瘦內150克,生薑3片。

做法:用膠袋盛裝生蠍子倒入沸開水,燙約8分鐘,洗淨;其餘各物洗淨。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下鹽即可。為3~4人量。

新鮮木棉花煲鯽魚

功效:清潤、祛濕、除濁

材料:鮮木棉花4朵、鯽魚1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鮮木棉花洗淨,用淡鹽水稍浸洗,再洗淨。鯽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1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為3~4人量。

以上多款祛濕湯,都是由不同材料做成的,口味眾多,都具有祛濕的功效,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一款,用食療來改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