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腿軟,走路越來越慢,哪所醫院能治療?
問題 【視神經萎縮】 【歸檔】 14年12月20日

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腿軟,走路越來越慢,哪所醫院能治療?

問題描述 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腿軟,走路越來越慢,哪所醫院能治療?
網友回答
2014年12月20日 20:47

腦白質營養不良(leukodystrophy)是指遺傳因素所致的中樞神經系統正常髓鞘生長受累的疾病。包括多種遺傳病所引起的腦白質髓鞘異常,例如:溶酶體病(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MLD等),過氧化物體病(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ALD等),線粒體病(腦神經肌胃腸病-MNGIE等),髓鞘蛋白編碼基因缺陷(Pelizaeus-Merzbacher病),氨基酸、有機酸病(PKU、丙酸血症等),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的腦白質病(Alexander病等)。隨著MRI技術在小兒神經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多,腦白質病變的診斷明顯增多。其中有些屬於已知遺傳或生化機制的腦白質病,屬腦白質營養不良範疇;有些則屬於未知病因的腦白質病,其中部分是遺傳病,也屬於腦白質營養不良,其遺傳及生化基礎尚待探討;而另一些則由於免疫、炎症、環境等非遺傳性獲得性因素所致,屬於腦白質脫髓鞘病變。

2014年12月20日 20:47

常見腦白質營養不良的診斷與治療 (一)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MLD又稱為腦硫脂沉積病(sulfatidosis),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是芳基硫酸脂酶A缺陷所致的髓鞘形成不良。由於編碼溶酶體芳基硫酸脂酶A(arylsulfatase A,ASA)的基因MLD突變所引致,MLD位於22q13.33,其突變種類較多;大致可分為兩組:I型突變的患者不能產生具有活力的ASA,其培養細胞中無ASA活性可測得;A型突變患者則可合成少量具有活力的ASA。患者的表型取決於其基因突變的種類:I型突變的純合子或具2個不同I型突變者在臨床上表現為晚期嬰兒型;具有I型和A型突變各一者為青、少年型;而2個突變均為A型時,則呈現為成年型。少數本病患者,特別是青少年型的發病不是由於MLD突變所致,其ASA活力正常,這是由於患者缺少一種溶酶體蛋白,硫酸腦苷酯啟動因數(SAP1)所造成的。這類患者亦稱為"啟動因數缺乏性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 按起病年齡及臨床徵象, MLD可分為晚嬰型、幼年型和成年型3型。 晚嬰型最多見,占全部病例的60%~70%,其發病率約為1/4萬,初生時正常,85%發病前已能正常行走。多在2歲左右起病。早期步態異常,共濟失調,斜視,肌張力低下,自主運動減少,腱反射引不出,神經傳導速度減慢。後者是由於末梢神經受累之故。中期智力減退、反應減少、語言消失、病理反射陽性、不注視、瞳孔對光反應遲鈍、可有視神經萎縮。晚期呈去大腦強直體位,偶有抽搐發作。有球麻痹征。病程持續進展,多在4~8歲間死於間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