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嗜鉻細胞瘤的麻醉
問題 【整形】 【歸檔】 15年10月15日

嗜鉻細胞瘤的麻醉

問題描述 我才22歲,臉上的斑就非常多,常年因為這些斑而苦惱,聽說有一種鐳射祛斑,請問鐳射祛斑多少錢?
網友回答
2015年10月15日 11:13

嗜鉻細胞瘤的麻醉(三)升壓當腫瘤的周圍組織和血管全部切斷時,常出現血壓突然劇降,因此必須稍提前30秒鐘停止一切降壓措施,並給以充分補充液體,同時立即靜脈慢速滴注去甲腎上腺素(1mg加入500ml液體,從10滴/min開始,根據血壓隨時酌情增減滴速)力求迅速升壓。去甲腎上腺素的滴注速度及滴注持續時間取決於病人術前的苯苄胺準備程度,以及術中血容量的補足程度。術前準備滿意和術中血容量補足者,一般僅需慢速短時間滴注,否則常需持續滴注數小時至十數小時,或更長時間,才能使血管張力恢復正常。一旦血壓回升並已維持穩定,應儘早逐步減慢滴速,直至完全停用去甲腎上腺素。

2015年10月15日 11:13

嗜鉻細胞瘤的麻醉【嗜鉻細胞瘤病人麻醉中的其它處理】 (一)手術操作腫瘤時力求平穩輕柔,儘量減少擠壓和牽拉,以減少誘發高血壓的因素。 (二)麻醉中力求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因兩者均促使腫瘤的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尤其在二氧化碳蓄積時極易併發嚴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纖顫。 (三)輸血補液量應比失血量大。在切斷腫瘤的最後血管之前,需適當擴充血容量,這樣可顯著減少去甲腎上腺素的用量。 (四)術中需常規連續監測血壓、心率、心律、心電圖、周圍迴圈及SpO2、PetCO2等。如果出現室性心動過速或頻繁室性早搏,應提高警惕,可靜脈慢注利多卡因1~2mg/kg治療。急性心力衰竭並不多見,必要時可用快速洋地黃製劑。

2015年10月15日 11:13

嗜鉻細胞瘤的麻醉(五)如果手術切除兩側腎上腺,或術後出現持續性低血壓,應考慮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六)對術前沒有被診斷出來的嗜鉻細胞瘤而按“腹部包塊”剖腹探查的病人,上述的麻醉方案也同樣適用,但是由於缺少術前嚴格準備的一項工作,因此,風險性倍增。麻醉處理必須格外細緻謹慎;麻醉危險性倍增的問題,必須與病人家屬再次談話,以征得諒解與同意,並執行簽字認可。嗜鉻細胞瘤是由嗜鉻細胞所形成的腫瘤 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瘤可發生於自頸動脈體至盆腔的任何部位 可導致血壓異常(常表現為高血壓)與代謝紊亂症候群 某些患者可因長期高血壓致嚴重的心 腦 腎損害或因突發嚴重高血壓而導致危象 危及生命 但如能及時 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 又是一種可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病

2015年10月15日 11:13

嗜鉻細胞瘤的麻醉嗜鉻細胞瘤為起源於神經外胚層嗜鉻組織的腫瘤,主要分泌兒茶酚胺,根據腫瘤是來自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將副神經節瘤分為副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包括化學感受器瘤、頸動脈體瘤等)及交感神經副神經節瘤(包括腹膜後、盆腔及縱隔後的副神經節瘤)。某些患者可因長期高血壓致嚴重的心、腦、腎損害或因突發嚴重高血壓而導致危象,危及生命,但如能及時、早期獲得診斷和治療,是一種可治癒的繼發性高血壓病。嗜鉻細胞瘤在高血壓病人中患病率為0.05%~0.2%,發病高峰為20~50歲。嗜鉻細胞瘤位於腎上腺者占80%~90%,且多為一側性;腎上腺外的瘤主要位於腹膜外、腹主動脈旁。多良性,惡性者占10%。與大部分腫瘤一樣,散發型嗜鉻細胞瘤的病因仍不清楚。家族型嗜鉻細胞瘤則與遺傳有關。

2015年10月15日 11:13

嗜鉻細胞瘤的麻醉本病的臨床表現個體差異甚大,突然發生惡性高血壓、心衰或腦出血等。嗜鉻細胞瘤大約10%在腎上腺外,10%呈惡性,10%為家族性,10%出現于兒童,10%瘤體在雙側,10%為多發性。臨床症狀及體征與兒茶酚胺分泌過量有關,表現有高血壓、頭痛、心悸、高代謝狀態、高血糖、多汗。其常見症狀和體征如下:1.心血管系統(1)高血壓為本症的主要和特徵性表現,可呈間歇性或持續性發作。典型的陣發性發作常表現為血壓突然升高,可達200~300/130~180mmHg,伴劇烈頭痛,全身大汗淋漓、心悸、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前區和上腹部緊迫感、疼痛感、焦慮、恐懼或有瀕死感、皮膚蒼白、噁心、嘔吐、腹痛或胸痛、視力模糊、複視,嚴重者可致急性左心衰竭或心腦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