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坐月子喝母雞湯適得其反

生完孩子就該坐月子,這是每個中國女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媽媽婆婆的過來經驗頓時成了寶。可是只要想到接下來的30天,不能亂動,不能洗澡,不少人就頭皮發麻。月子如何坐?這是個問題。

傳統月子VS現代觀點

生冷蔬菜都得禁吃?

不能吃涼的,不能吃鹽,不能吃蔬菜、水果……坐月子快成了飲食“禁忌大全”。

相反,湯要每天喝,母雞甲魚要勤吃,如果有條件,現在那些蛋白粉、牛初乳也都可以上,一個字:“補”。

權威解釋:小心吃出蛋白尿

現在產婦每天大魚大肉營養加了不少,但便秘與肥胖也隨之而來,經常有人懷孕時沒胖多少,坐完月子人卻肥了一圈。其實,類似的禁忌實在滑稽,營養學家早就說過,多攝入富含高纖維、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不僅使新媽媽遠離不適,也利于寶寶健康。

其實關于怎么吃,吃什么還要根據自己實際的狀況。身體素質較好的新媽媽每天可吃蔬菜500克左右,水果也可以進食葡萄、龍眼、櫻桃等溫熱性水果。對于脾胃寒涼的新媽媽,則可把水果煮成水果茶飲用。

另外,有些滋補品并不適合產婦,比如最常見的蛋白粉,如果是吸收能力有問題的病人,通過這個可以保證身體的基本營養,但城市里的產婦,能吃得起蛋白粉的,平時營養就不會差,根本不存在蛋白質缺乏。如果一下子攝入太多蛋白質,容易造成腎臟負擔,坐完月子就出現蛋白尿甚至發生腎損害的也有其人。

“此外,傳統認為母雞是月子里最適宜的食物,其實不然。”吳江平介紹,因為母雞卵巢中存在不少雌激素,而雌激素可能使催乳素效能減低,結果反而造成新媽媽乳汁減少,甚至發生回乳,“其實現在建議產婦,要吃雞也該選公雞,而且不要只喝湯,應該多吃肉。”此外,不少人喜歡做參雞湯,但現代人大虛的體質很少,即使是產后,是不是虛到要用人參補元氣也完全看個人,如果人參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失眠、煩躁,反而影響新媽媽的休息和恢復。個別人服用人參后甚至會誘發出血,所以人參最好在產后7天后再開始使用,用前最好能請醫生辨別產婦的體質,多用溫和的參類,少用紅參這種太強的補藥。

絕對不能洗頭洗澡?

傳統月子說法中,產婦不能亂碰水,連牙都不能刷,何況是洗頭洗澡。于是坐月子基本和蓬頭垢面畫上等號。

如今的新媽媽們大多不能忍受一月不洗澡的“酷刑”,可是老人的意見也難違背,只好偷偷洗,不過她們心里也有點虛:萬一落下什么病根可怎么辦?

權威解釋:產婦當然得洗澡

經過分娩的巨大消耗,媽媽們早已大汗淋漓,而且產后她們將更容易出汗。如果不及時清除,汗水污垢將直接成為細菌的繁殖地,不僅媽媽們難以忍受,母乳喂養的寶寶們也要直接面臨食品安全問題。而更大的問題在于,不管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都容易出現感染,而如果不及時做好清潔工作,自身污垢培養出的細菌可絕對不會客氣。

對策:傳統醫學認為,分娩后的產婦極易感染風寒,所以不推薦接觸水。但如今居室有空調、洗澡有熱水器,高科技產物讓環境溫度變得可控。所以只要稍加注意,就不會感染風寒。建議剛分娩后,只要產婦出汗就需要及時擦干凈。在產后4-5天,產婦就可以正式洗澡。

洗前先將空調和熱水溫度設到合適溫度,不要洗澡時再調溫。洗澡必須有人在外陪伴,洗澡時間只要6-7分鐘,沖凈即可。用淋浴可以防止泡在水中引發感染。此外,洗澡后頭發要及時用電吹風吹干,身體也要把水擦拭干。

月子里刷牙傷牙齒?

月子里不能沾水,也包括了刷牙一項。按照傳統做法,就連漱口都要減少,更別說慢慢刷牙了。

小孫就不太能接受這個建議,可是她的姐姐卻親身示范:“我現在牙縫這么大,就是因為那時候我不聽老人的話,非要刷牙。我刷得已經算少了,一天一次,可現在還是牙縫大、牙敏感。”嚇得小孫決定,只漱口,不刷牙。

權威解釋:不刷牙牙縫才大

產后的新媽媽一天到晚雞鴨魚肉、小米雞蛋,高糖高蛋白的飲食也不只滋養身體,也滋養了口中的細菌,特別是這些細軟飲食,難以起到咀嚼自潔的作用,反而更容易粘在口腔里發酵產酸。許多產婦反映生過孩子后牙縫變大、牙齒松動,都認為是月子期內碰水刷牙造成。殊不知這其實是牙周病的表現,而之所以產生牙周病,卻正是因為她們牙齒清潔得不到位,給細菌可作亂之機。

對策:新媽媽不止要刷牙,而且應該比一般人更注意口腔清潔,因為這時候她們的飲食次數增多,種類細軟,都是讓牙病滋生的“好條件”。建議早晚刷牙,同時每一餐后都要漱口,建議都使用溫水。另外,有的媽媽存在牙齦,實在不好刷牙,那么可以用紗布包住手指,然后輕輕摩擦牙齒牙齦,還可用些有清潔、消毒功能的含漱劑,在進食后含漱。但記住,不管你用了何種漱口水,都取代不了刷牙。

亂走動將來腰背痛?

民間有種說法,認為“坐月子”要整天臥床休息,即使下來走動也要減少,尤其不能多用力,否則容易受損,將來腰背痛、腿腳病跑不了。

事實上,的確有許多新媽媽在做完月子后,從此開始經常腰痛。于是她們也加入勸說隊伍,告訴后面的新媽媽:“就是我不聽話,經常下床跑動,現在才腰痛。”

權威解釋:不肯動小心得血栓

“不動當然不行,曾經有個產婦,整個月子都沒怎么動彈,結果到后來,走路總是拖腳,沒力氣把腳抬高,年紀輕輕步態就和老人差不多。而她還算運氣,如果真是血脂高、血粘稠度高的人,更容易出現血栓。雖然產婦因為血栓引發意外的不多,但是久病臥床的病人中卻經常有因為老不動、導致下肢血栓,最后發生猝死的病例,不能不防。”

吳江平介紹,產婦在經歷了分娩這一過程后,體力消耗很大,身體虛弱,感到很疲勞,因此要注意休息。

但休息不等于完全不動。一個健康的產婦(包括做了小的手術如側切等),在產后24小時即可下床在室內活動,早下床活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傷口愈合、子宮收縮和惡露排出,從而減少感染的機會;同時,還可促進大小便通暢;此外,還可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機會,促進盆底肌肉、筋膜緊張度的恢復等。不過,此時的活動還以輕微的康復活動為主,不要直接參與體力勞動。要知道活動和勞動是兩碼事,我們不要把產婦變病人,但也別把產婦當超人。

還有不少產婦感覺經常腰背疼、手肘疼或手腕疼,這其實和產后活動無關,往往是不活動才導致的。因為產后嬰兒邊吸奶邊睡,喂奶時間長,媽媽維持坐姿太久;許多嬰兒有日夜顛倒的狀況,晚上哭鬧不休,甚至要父母親一整夜抱著走來走去,所以導致新媽媽各處疼痛。要避免這些情況,媽媽抱孩子要注意姿勢,腰背要有依靠的地方,多換姿勢,不要一個姿勢維持太久。

狂吃母雞導致不下奶

“我是為了多下奶才吃老母雞的,媽媽說這是多少年下來的老經驗,為什么到最后醫生卻說我不下奶就是因為母雞吃多了?”張小姐非常想不通。

張小姐的寶寶剛出生1個月,因為家在南京,張小姐的月子得到了母親的全心照顧,說“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毫不為過。為了給她補充營養,張媽媽每天給女兒煲湯,以老母雞湯為主,其間換點其他湯來改口味。結果一個月子坐下來,張小姐吃了近20只老母雞,人也養胖了一圈。

可是新的麻煩來了。本來張小姐的奶水不算少,可是到月子中期,她卻覺得自己奶“下”得少了,于是更加多喝湯,沒想到越喝越少,到月子尾聲,奶水更是難下,只好給寶寶喝奶粉。

她為此咨詢醫生,可醫生一句話堵了她:“誰說坐月子該吃老母雞,應該吃公雞!就是你這么狂吃老母雞才不下奶的。”

坐月子能不能吃雞?吃母雞還是吃公雞?張小姐徹底糊涂了。

附件:坐月子的基本原則

1.慎寒溫

室內溫度約25~26℃,濕度約50%~60%,穿著長袖、長褲、襪子,避免著涼、感冒,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但也別捂得過多,以免過熱甚至中暑。

2.適勞逸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對于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產后初始,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必須多臥床休息,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建議每次時間不要長,但保證次數。

3.勤清潔

頭發、身體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

4調飲食

首先是均衡,然后根據個人體質、惡露情況、哺乳情況、疾病問題來進行調整。

不同體質的產婦坐月子原則

1.寒性體質

特性

面色蒼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軟,頻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適用食物

應吃較為溫補的食物,如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四物雞或十全大補湯等,原則上不能太油,以免腹瀉。

-忌食

寒涼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楊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宜食

荔枝、龍眼、蘋果、草莓、櫻桃、葡萄。

2.熱性體質

特性

面紅目赤,怕熱,四肢或手足心熱,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黃稠,尿量少色黃赤味臭,舌苔黃或干,舌質紅赤,易口破,皮膚易長痘瘡或痔瘡等癥。

-適用食物

宜用食物來滋補,例如山藥雞、黑糯米、魚湯、排骨湯等,蔬菜類可選絲瓜、冬瓜、蓮藕等較為降火,或吃青菜豆腐湯,以降低火氣。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錢煮豬腰湯即可,不會上火。

-不宜多吃

荔枝、龍眼、蘋果。

-少量吃些

柳橙、草莓、櫻桃、葡萄。

3.中性體質

特性

不熱不寒,不特別口干,無特殊常發作之疾病。

-適用食物

飲食上較容易選擇,可以食補與藥補交叉食用,沒有什么特別問題。如果補了之后口干、口苦或長痘子,就停一下藥補,吃些上述較降火的蔬菜,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純柳丁汁或純葡萄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