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藥浴夏季正當時 祛熱解毒活血

藥浴法是中醫外治法之一,歷史悠久,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藥浴作用機理為藥物作用於全身肌表、局部、患處,並經吸收,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裡,因而產生效應。

藥浴有以下功效:

1、檢測身體最真實的健康狀況(特別是亞健康,在打通的過程中)。

2、檢測患病狀況和患病的部位(很多時候體檢的資料是無法檢測出身體最真實的健康狀況的,諸如亞健康、一些慢性病、身體隱形疾病及發展趨勢)。

3、疏通經絡、打通全身血脈和小血管、打通全身氣血路、經絡路、臟腑及組織系統等通路。

4、祛風寒、除濕熱、散內毒、通過發汗排除體內毒素。

5、祛死血、生活血。

6、協調臟腑、通利關節、調理五行、平衡陰陽。

7、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8、增強肌膚彈性和活力、美容肌膚、抗衰老。

在中藥浴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對證選用:

藥浴用藥與內服藥一樣,亦需遵循處方原則,辨病辨證選藥。煎藥和洗浴的具體方法也有講究:將藥物粉碎後用紗布包好(或直接把藥物放在鍋內加水煎取亦可)。製作時,加清水適量,浸泡20分鐘,然後再煮30分鐘,將藥液倒進盆內,待溫度適度時即可洗浴。

溫度適宜:

泡浴前必須先淋浴潔身,以保持藥池的衛生。浴後應立即用溫清水沖洗乾淨。一般而言,熱水藥浴(39℃~45℃)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肌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骨傷後遺症、肥胖及銀屑病等。神經過度興奮、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患者適宜的藥浴溫度以相當於或稍低於體溫為宜。25℃~33℃適用於急性扭挫傷。藥浴時,室溫不應低於20℃,局部藥浴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方法得當:

在洗浴中,其方法有先熏後浴之熏洗法,也有邊擦邊浴之擦浴法。初浴時,水位宜在心臟以下,約3~5分鐘身體適應後,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時間不可太長,尤其是全身熱水浴。由於汗出過多,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體表血液量增多,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一旦發生暈厥,應及時扶出浴盆,平臥在休息室床上,同時給患者喝些白開水或糖水,補充體液與能量。或用冷水洗腳,使下肢血管收縮,頭部供血充足。

因人而宜:

患有嚴重心衰、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動脈瘤、動脈硬化、高血壓等患者和老年人及兒童慎于39℃以上的藥浴,應以接近體溫的藥液沐浴,並有家人或醫護人員陪護,且沐浴時間不宜過長。妊娠及經期不宜泡藥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因時而宜:

飯前、飯後半小內不宜全身藥浴。飯前藥浴,由於腸胃空虛,洗浴時出汗過多,易造成虛脫。飯後立即藥浴,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血液趨向體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腸不適,甚至噁心嘔吐。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以免興奮,影響睡眠。

幾種家庭常用保健藥浴方:

護膚美容方:

綠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研末入湯溫浴,可使容顏白潤細膩。

健發美容方:

零陵香30克,玫瑰花、辛夷各15克,細辛、公丁香、山奈各10克,白芷90克,檀香20克,甘草12克。共研細末,用蘇合油10克拌勻入湯浴頭,可預防脫髮和白髮,使秀髮常年烏黑亮澤。

延年保健浴:

用適量枸杞子煎湯浴身,可令人皮膚光澤,百病不生,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