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牛奶什麼時候喝最好 這三個時間喝牛奶最養生

3、牛奶+巧克力

有人以為,既然牛奶屬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時吃一定大有益處。事實並非如此。液體的牛奶加上巧克力會使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草酸鈣”。

於是,本來具有營養價值的鈣,變成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導致缺鈣、腹瀉、毛髮乾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等。

4、牛奶+雞蛋

專家指出,牛奶加雞蛋的早餐並不科學,蛋白質難以提供能量。現在有超過9%的人早上只吃牛奶加雞蛋,糧食長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數的人以為這樣的早餐就是與國際接軌,殊不知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牛奶雞蛋是好東西,但是用錯了地方。經過一夜十多個小時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體急需靠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來重新補充能量,而牛奶和雞蛋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5、牛奶+米湯、稀飯

有人認為,這樣做可以使營養互補。其實這種做法很不科學。牛奶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和稀飯主要以澱粉為主,它們中含有脂肪氧化酶,會破壞維生素A。

孩子特別是嬰幼兒,如果攝取維生素A不足,會引起眼部疾病,還會導致皮膚粗糙,毛髮幹、脆,易脫落,指甲多紋等。所以,即便是為了補充營養,也要將兩者分開食用。

喝完牛奶最好喝點水

一般人喝完牛奶後沒有再喝水的習慣。其實,喝完牛奶後隨即喝一小杯溫開水,對保護喉嚨,口腔和牙齒都大有裨益。

因為,乳製品中含有一種酶,它會使喉嚨變得乾燥,導致喉嚨有不適感。再者,喝過牛奶之後,口腔內殘留的牛奶為有害細菌提供了生存繁殖的條件,細菌會分解乳製品中的蛋白,產生含有硫化物臭味的氣體,導致口氣不佳。

牛奶有助細菌繁殖,破壞口腔內的酸堿平衡,造成牙菌斑,引起齲齒、牙齦炎等一系列口腔問題。尤其喜歡睡前喝牛奶的人更應注意這一點。

喝牛奶需要注意的六大問題

一是不要喝生奶。喝鮮奶要高溫加熱,以防病從口入。

二是不要空腹喝牛奶。因為空腹吃東西腸蠕動很快,而且,這時喝進去的牛奶中的蛋白質將很快地轉化為能量而消耗掉,奶中的營養物質尚來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腸,無形中造成浪費。

三是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飲料。牛奶的蛋白質80%為酪蛋白,當牛奶的酸鹼度在4.6以下時,大量的酪蛋白便會發生凝集、沉澱,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

四是不要用牛奶代替白開水服藥。牛奶明顯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它易在藥物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從而影響藥效的釋放及吸收。因此,在服藥前後1小時都不要喝奶。

五是不宜多飲冷牛奶。因為冷牛奶會影響腸胃運動機能,引起輕度腹瀉,使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多數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

六是不宜長時間高溫蒸煮。牛奶中的蛋白質受高溫作用,會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導致沉澱物出現,營養價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