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做豆腐的石膏是什麼

豆腐是大家都很喜歡吃的東西, 每次吃豆腐的時候我都很好奇, 明明就是豆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這其中應該會有什麼東西吧?不然怎麼會定型呢?於是帶著好奇心去網上尋找資料, 才知道原來做豆腐是需要石膏的呀!那麼做豆腐的石膏是什麼?南豆腐又稱石膏豆腐(東北地區稱暖豆腐), 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 與北豆腐相比, 質地比較軟嫩、細膩, 不過這可不是醫院裡用的石膏, 千萬別弄錯了。

石膏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在製作豆腐的過程中, 起的作用是使豆漿中的大豆蛋白凝結, 從而製作成豆腐。 豆腐中實際含的石膏成分不多, 大部分隨水分流失了。 石膏對人體無害, 中醫上石膏還是中藥呢。 石膏是用來點豆腐的, 而且必須用食用石膏, 在中國的標準名稱為食品添加劑硫酸鈣。 做豆腐要用食用級別的石膏, 是熟石膏粉(生石膏加熱至160度制得)15克(500克大豆的量),

放入盆內, 加入等量水調成糊狀。 用手或工具仔細研磨, 擠碎溶化後, 添少量水進行稀釋。 略等片刻, 顆粒較粗的石膏往下沉澱, 取其懸浮液備用, 豆漿要煮開。 把凝固劑倒入容器內, 充分攪動後, 立即把熟漿沖進去, 稱為反點。 點後立即加蓋。 脹漿約10分鐘後, 大豆蛋白質可凝固好, 即制得味美且有營養的豆腐腦。

大家知道了吧, 豆腐裡的石膏是食用石膏, 對身體無害。 我也是通過網路查詢才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不過畢竟是網上查詢的, 還是有不明白的地方。 等有時間到離我家不是很遠的老爺爺家找老爺爺問一問, 聽說老爺爺以前做過豆腐的。 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