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食療養生之吃魚的誤區

文章導讀

魚肉是公認的營養價值最高的食物之一。 最常見到的酸菜魚就是小編的最愛。 為了充分的利用魚肉的營養價值, 這吃魚的時候, 您還真的講究講究。 食用的方法不當, 也會讓魚肉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弄不好還會給您的健康帶來危害。 為此, 小編特地總結幾種吃魚的錯誤方法, 希望大家吃的更健康!

1、空腹吃魚可能導致“痛風”

在減肥(減肥食品)風潮日盛的今天, 不少人喜歡只吃菜不吃飯, 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

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 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 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 人體酸堿平衡就會失調, 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2、生吃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

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很不利, 極易感染肝吸蟲病, 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家介紹, 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 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幾率 極高, 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 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生吃魚蝦而染病。 其臨床症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 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為常見, 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 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