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過年吃什麼魚 推薦四種魚討個好兆頭

過年為了討一個好兆頭, 是一定要吃魚的。 因為魚和餘諧音, 過年吃魚就是年年有餘。 那麼過年吃什麼魚呢?鯉魚和鯽魚寓意“大吉大利”, 吃鰱魚則“連年有餘”, 鱖魚有“富貴有餘”的好意頭!具體過年吃什麼魚?

1、鯉魚:大吉大利

逢年過節, 餐桌上都少不了它, 取其“年年有餘”、“魚躍龍門”之意, 增添喜慶氣氛。 鯉同“禮”諧音, 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 鯉魚的蛋白質不但含量高, 而且品質也佳, 人體消化吸收率可達96%, 並能供給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A和維生素D。

中醫認為, 鯉魚味甘性平, 入肺腎經, 補脾健胃, 利水消腫, 下氣通乳。 消化功能不好或有水腫症狀的患者, 都可多吃鯉魚。 春節雖漸暖, 仍需要潤肺降燥, 也應吃些鯉魚。 鯉魚加入冬瓜或赤小豆, 可利水消腫;與赤小豆搭配, 是一個古方。

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 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 就能除區魚的腥味, 並能使魚滋味鮮美。

鮮魚剖開洗淨, 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 又能增加鮮味。 吃過魚後, 口裡有味時, 嚼上三五片茶葉, 立刻口氣清新。

2、鯽魚:大吉大利

過年吃鯽魚, 鯽同“吉”諧音, 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 河魚裡的鯽魚, 是春季食補的佳品。 常吃鯽魚不僅能健身,

還有助於降血壓和降血脂, 使人延年益壽。

民間認為, 鯽魚分黑、白兩種, 黑鱗鯽魚又稱“黑鯽”;白鱗鯽魚又稱“銀鯽”。 普遍認為白鱗鯽魚品質較好, 肉質細嫩、味鮮美;黑鱗鯽魚, 土腥味重, 肉質粗糙。 入湯宜以白鱗鯽魚為佳, 民間謂之“白鯽”。

鯽魚在食用時要注意, 它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豬肝、雞肉、羊、狗、野雞肉、鹿肉, 以及中藥麥冬、厚朴一同食用, 吃魚前後要忌喝茶。 鯽魚下鍋前, 不但要刮鱗摳鰓、去髒, 還要去掉其咽喉齒(位於鰓後咽喉部的牙齒), 會使魚的味道更鮮美。

3、鰱魚:連年有餘

過年吃鰱魚, 鰱同“連”諧音, 過年吃鰱魚連年有餘。 鰱魚味甘、性平而稍溫, 入脾、胃經。 有健脾補氣、溫中暖胃、烏髮養顏、通乳化濕的功效。

中醫學認為, 常吃鰱魚頭不僅可以健腦, 還可延緩腦力衰退。 鰱魚頭是溫中補氣、暖胃、澤肌膚的養生食品, 所以適用於脾胃虛寒體質、溏便、皮膚乾燥者, 也可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乳少等症。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瘙癢性皮膚病、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鰱魚的性成熟年齡較草魚早1-2年。 成熟個體也較小, 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魚便可達到成熟。 烹製鰱魚頭時, 一定要將其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以確保安全。 將魚頭洗淨後入淡鹽水中泡一下, 還能去除土腥味。 鰱魚頭最適合和豆腐、火腿、白菜等食材一起燉湯, 味美營養豐富。

4、鱖魚:富貴有餘

過年吃鱖魚, 有“富貴有餘”的意頭, 所以鱖魚也是年菜的重要選擇之一。 鱖魚數百年來獨佔“春令時鮮”的榜首, 這是因為鱖魚肉質細嫩豐滿, 無膽少刺, 為春季淡水魚之上品。

鱖魚不但味道鮮美, 而且營養豐富, 比鰱魚、鱅魚、鯉魚的營養價值都高。 鱖魚肉熱量不高, 富含抗氧化成分, 具有較好的醫療保健作用。 明代著名中藥學著作《本草綱目》記載其肉“無毒, 可補虛勞, 健脾胃, 益氣力。 ”清代食療養生著作《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鱖魚有“益脾胃, 養血、補虛勞, 殺勞蟲, 消惡水, 運飲食、肥健人”的功效。

鱖魚的脊鰭和臀鰭有尖刺, 上有毒腺組織, 人被刺傷後有腫痛、發熱、等症狀, 加工時要特別注意, 製作菜肴前要剁掉。制饌時,無須剖腹,先在腹後近尾部處有小眼兒的地方,用刀切一下,使腹內魚腸與魚身分離,再從嘴中插入兩根筷子至腹內,旋轉兩圈後,將內臟連鰓一同拉出即可。

製作菜肴前要剁掉。制饌時,無須剖腹,先在腹後近尾部處有小眼兒的地方,用刀切一下,使腹內魚腸與魚身分離,再從嘴中插入兩根筷子至腹內,旋轉兩圈後,將內臟連鰓一同拉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