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奧運掀起運動風 運動飲水知多少?

隨著巴西裡約奧運會的開幕, 全民運動的熱情高漲。 然而運動中確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飲水。 到底應該喝什麼樣的水?怎樣飲水才能更好地幫助運動人群補充流失的水分, 保持良好的運動狀態?9月2日下午, 嶗山礦泉水邀請國內著名營養專家劉納、運動人體科學教授牛映雪, 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 就運動飲水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和誤區進行解答, 同時講座中推出《運動飲水指南》, 旨在推廣正確的飲水知識。

運動飲水不簡單 頻率計量有講究

現在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前不宜飲用過多水, 運動後也應儘量小口補充水分, 因為一次大量攝入會導致心臟腎臟負擔過大。 但是每次究竟該喝多少呢?“運動人群丟失水份多, 需要預先水合作用。 ”牛映雪說, 水合作用是指補充水分後, 平時吃的藥或食物中的一些晶體會與水分子結合, 形成水合晶體。 所以水合晶體是組成細胞和生物體的結構之一, 水合晶體對肌肉收縮、腫瘤及衰老都有重要作用。 “所以運動前一小時就應該開始喝礦泉水, 每十分鐘喝三大口, 大約150毫升, 三十分鐘450-500毫升。 ”

很多人並不注意運動補水, 因此有時運動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一定要關注自己是否產生了運動脫水, 這個的判斷方式很簡單, 運動結束後的體重比運動前不要低於2%, 如果到了2%-4%, 意味著達到了中度脫水。 同時可以觀察尿液顏色, 正常應該呈現麥稈色、淺黃色, 如果顏色過深則意味著身體有脫水跡象。 ”

運動之後越喝越渴?那是因為沒挑對

然而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運動完後非常口渴, 但是喝了很多水卻覺得越喝越渴。 劉納介紹說, 這主要是因為水沒有挑對。 “大量缺水後, 不適合單純補充純淨水或白開水, 這種水反而會稀釋體內電解質, 容易造成低鈉血症, 可加劇心臟和神經興奮性, 使抽筋或心跳失常等意外的風險增大。 正確的選擇應該是一袋補液鹽加一瓶嶗山礦泉水, 這樣可以及時補充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同時補液鹽可以幫助人體吸收。 ”

同時劉納也提醒, 鑒於現在多地處於高溫天氣, 不建議盲目進行室外運動。 “外界溫度高於32度, 濕度高於50%時, 不運動也會出較多汗。 此時汗不容易蒸發, 體溫升高。 建議此時不參加劇烈運動, 否則很容易中暑。 建議只做舒適緩和的運動或在溫度、濕度適宜的健身房裡運動。 ”一旦出現先兆中暑的症狀, 比如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噁心、四肢無力、脈搏加快等,必須馬上停止運動,到通風處物理降體溫,喝鹽水。在培養運動習慣之餘,也需要注意補水降溫、量力而行。

比如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噁心、四肢無力、脈搏加快等,必須馬上停止運動,到通風處物理降體溫,喝鹽水。在培養運動習慣之餘,也需要注意補水降溫、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