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深山樹幹上長的“白色刺蝟”非常稀有,看到要記得采回家,抗擊腫瘤花重金都買不到

刺蝟菌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 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 這種齒菌科的菌類, 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 長約1~3釐米, 它的子實體圓而厚, 新鮮時白色, 幹後由淺黃至淺褐色, 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 上部膨大, 直徑3.5~10釐米, 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 故稱"猴頭菇", 又像刺蝟, 故又有"猴頭菇"之稱。 刺蝟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 菌肉鮮嫩, 香醇可口, 有"素中葷"之稱。 外形似猴子的頭, 又叫猴頭菇。 孢子透明無色, 表面光滑,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大小約6.5-7.5µm×5×5.5µm。 菌絲細胞壁薄, 具橫隔, 有鎖狀聯合。 菌絲直徑為10-20µm。 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

外形似猴子的頭, 又叫猴頭菇。 孢子透明無色, 表面光滑,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大小約6.5-7.5µm×5×5.5µm。 菌絲細胞壁薄, 具橫隔, 有鎖狀聯合。 菌絲直徑為10-20µm。 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

刺蝟菌是大自然鍛造的一種食藥兩用菌體, 據中醫記載它味甘、性平, 具有滋補、利五臟、助消化、抗癌和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 記得藥店裡面經常會看到一種藥叫做“猴頭菌顆粒”, 治療胃病有很不錯的效果, 它的原材料就是從猴頭菌深層發酵的培養物中提取的多糖和氨基酸等物質。

刺蝟菌不僅是一味難得的中藥材, 更是美味可口的山珍野味有“素中仙”的美譽。 現代醫學家在臨床試驗中用刺蝟菌的中藥製劑治療胃癌、食管癌及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等疾病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它對腫瘤的治療有卓越的療效, 可以大大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並且對癌細胞有很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 可以很好的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和生長。

刺蝟菌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血液迴圈十分有利, 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從而增強肌體的免疫能力達到抗衰老、抗腫瘤的功效。 它可以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 能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許多惡性腫瘤, 特別是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讓人稱奇。

古代中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著刺蝟菌的很多藥用價值, 包括元朝的《飲膳正要》中也記載著猴頭有利於五臟、幫助腸胃消化等神奇功效。

其極高的養生藥用價值備受歷代中醫追捧和喜愛。

猴頭菇的食用方法

洗淨猴頭菇, 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以上, 再煮或蒸, 效果更好。

蒸煮好的猴頭菇, 還要用水泡發, 中間要換幾次水, 每次換水, 都要將猴頭菇擠去水分以便更好地去除苦味。

猴頭菇泡發好以後, 可以用多種方法烹飪, 可以燉湯, 也可以清炒等。 猴頭菇在製作烹飪的時候一般是切成片。

在烹飪猴頭菇的時候, 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食材。 除了單一的燉或者炒猴頭菇, 比較常見的菜肴有“猴頭菇骨頭湯”、“猴頭菇雞湯”、“猴頭菇燉瘦肉”等。

猴頭菇的用藥禁忌

猴頭菇補虛健胃, 諸無所忌, 一般人均可食用猴頭菇, 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和患有咳嗽的人均可食用猴頭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