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晨跑還是夜跑 都要護好膝蓋

生命在於運動, 立春之後天氣漸漸轉暖, 大家都開始加入跑步大軍, 無論是晨跑還是夜跑, 跑步的身影越來越多, 而膝蓋痛的人也越來越多。 小編在此要提醒各位跑步大神, 跑步雖好, 膝蓋痛者要慎重。

有位醫生就指出幾個關於膝蓋痛現象可能出現的原因。 下面不妨來看看。

現象一:下蹲時感到膝關節發脹。

判斷:膝關節裡面有水(關節液、膿或血), 而且多過正常。

解釋:比如我們要折疊一個塑膠袋, 如果袋子裡有水或空氣, 就不容易折疊。 下蹲時膝關節要打折, 蹲下時就會感到關節發脹, 下蹲困難。 這種情況疲勞性損傷多見於青中年人,

跑動和登高(上樓)、長時間行走後最容易出現。 膿或血則見於感染和暴力性損傷。

現象二:我們下蹲後站立困難或有疼痛, 行走或者上樓梯時或下樓彎曲時膝蓋骨疼痛, 或屈膝久坐後疼痛。

判斷:是髕骨和股骨髁凹陷的關節面有損傷。

解釋:這是因為站立和上樓需要伸直膝關節, 髕骨和股骨髁凹陷處貼緊, 膝彎曲時貼的更緊, 髕骨和股骨關節面受到擠壓, 如果關節面有損傷, 受到擠壓就會疼痛。 許多年輕人運動後、中老年人長時間或長期行走後, 坐位長時間屈膝都會有這個情況。

現象三:膝關節經常疼痛, 屈伸時有咯噔的響聲和感覺, 甚至有疼痛。 並且瞬間不能活動膝關節。 下樓梯時(或不能走下坡路面),

腿彎曲時疼痛。

判斷:可能是膝關節半月板損傷。

解釋:膝關節彎曲時, 股骨的內外髁在脛骨的關節面上有向前滑移的研磨動作, 對半月板擠壓。 如果半月板有損傷, 會產生疼痛。 如果碎裂的半月板不平, 滑移時就會產生咯噔感和響聲。 如果碎裂的半月板緣在滑移的推動下打折, 會產生瞬間的劇痛。

現象四:跪倒受傷, 膝前有大包, 不能碰觸, 有疼痛甚至劇痛。

判斷:髕骨前血腫。 或者髕骨骨折。

解釋:大包是直接碰撞, 血管破裂出血。 跪倒時, 髕骨在股四頭肌腱和髕韌帶牽扯下, 被股骨髁擠壓, 引起碎裂。

假如沒有膝蓋痛, 也需要做好充分準備。

首選四大慢跑鞋

跑步時不管跑的多慢, 都會對膝蓋造成劇烈的衝擊, 衝擊力量大約是體重的3-5倍。

因此, 當你開始長期慢跑時, 一定要去買一雙專業跑鞋, 好的跑鞋時可以吸收衝擊, 保護膝蓋。

跑步前做拉伸

跑步前後必須做拉伸, 特別是跑後, 最好認真做上10分鐘。

不要每天都跑

千萬別每天都跑, 不要一天不停, 一周最少休息一、二天, 剛開始的時候, 跑一天, 休一天。 初期別一下增加太長距離, 別感覺今天狀態好, 就多跑一倍。 理論來說, 每次增加最好別超過10%, 慢慢來。 當你形成穩定的跑步習慣之後, 再慢慢增加距離。

胖子最好從走路開始

當你體重過胖, 千萬別選慢跑, 你的膝蓋無法承受這個衝擊力量, 會非常容易受到傷害出現問題, 從每天1萬步開始, 做其它的有氧和無氧運動。

初期時最好塑膠跑道上跑步

初期時最好塑膠跑道上跑步, 這樣也能避免膝蓋疼, 當你形成習慣之後, 再轉成公路, 初期別跑山道和越野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