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四季養生

四季養生

春分的氣候特點

風沙

春分時節, 在我國的西北大部、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還處在冬去春來的過渡階段, 晴日多風, 乍暖還寒。 根據氣象編導部晁淑懿老師近6年來對沙塵天氣的統計, 4月最多, 3月次之, 春分15天, 正處在3月底到4月初, 在這些地區, 大風卷起的揚沙、高空飄來的浮塵, 特別是沙塵暴對大氣造成的污染, 每每都受到眾人的關注, 成為一時的熱點話題。

低溫陰雨

在春分時期, 當有冷空氣連續入侵我國南方, 會出現溫度持續偏低的春寒天氣, 此時, 再有相伴的連陰雨, 對農作物會有很大的影響。

當日平均氣溫下降到10~12℃以下(各個地區標準不很一致),

時間連續5-7天以上, 就有可能造成水稻嚴重爛秧。 因為水稻和棉花都是喜溫作物, 在10~12以上時, 最低氣溫在5℃以上的晴好天氣時, 才有利於齊苗壯秧。 反過來, 出現低溫陰雨, 便可想而之了。

霜和霜凍是春季遇到寒潮和強冷空氣的產物, 在氣候偏暖期, 寒潮比較少見, 但也不能麻痹大意。

倒春寒

初春時節, 當氣溫回升比較快, 之後又出現一段時間氣溫持續偏低, 這種天氣現象人們稱作倒春寒。 在南方倒春寒最主要的影響是早稻爛秧, 在北方會影響到花生、蔬菜、棉花的生長, 嚴重的還會造成小麥的死苗現象。 在長江中下游地區, 曾經發生過一次非常嚴重的倒春寒, 剛好是在春分期間, 那是在1976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

僅湖南、江西、湖北三省損失的穀種就有7~8億斤。

春旱

在北方, 尤其是西北、華北有"十年九春旱"和"春雨貴如油"之說, 在冬季雨雪少的時候, 冬小麥處於越冬階段, 對缺水的情況不甚敏感。 進入3月後土壤解凍, 小麥返青;春季作物由南向北播種, 如果此時降水繼續偏少, 旱象就會明顯地反映出來, 幼苗的處境可想而知。

華南前汛期

在華南地區有兩個雨水集中的時期, 一是4~6月的前汛期, 二是7~9月颱風降雨形成的後汛期。 前汛期從4月初開始, 5月中旬進入盛期, 每年平均有20場暴雨, 6月最多, 占暴雨總數的一半以上, 且持續時間長, 雨勢猛烈。 因“春分”只是沾了汛期的開頭, 在此不多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