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家常便飯成了上班族奢侈品

如果要盤點2009年網路十大流行語, 那麼“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這一句必定少不了, 看似詼諧好笑卻也夾帶了眾多上班族網友心中苦澀的回憶。 苦澀也許是因為兒時的那份無憂無慮已經不再, 還有可能是, 你已經好久沒有在家吃飯了。

穿梭于寫字樓之間, 工作不定時, 經常性加班, 如今的上班族讓自己的飲食習慣混亂了很多, 儘管明知在外就餐不健康, 但這仍成為越來越多上班族的無奈選擇, 很少在家吃飯, 很少動手做飯, 在家吃飯成了奢望。 據衛生部發佈的統計資料, 全國1.8億成人血脂異常,

1.6億患高血壓, 2000多萬人患糖尿病, 大城市每100個成人中就有30個超重。

“家常便飯”成了“奢侈品”

“忙”、“懶”、“累”扼殺了上班族“回家吃飯”的機會

“上班才兩年多, 工作時間不正常, 饑一頓飽一頓是常有的事, 上學的時候本以為工作之後壓力大會瘦下來, 可沒想到這麼快就已經胖了一大圈, 不但體力大不如前, 還老是吃了不消化, 前些天胃疼得厲害, 去醫院一查, 竟然得了胃竇炎。 ”日前, QQ群裡一位好友大倒苦水。

他說身邊的很多同事在就餐上都存在問題, 換來換去都是那幾樣, 不知道吃什麼, 就是吃了也都是應付肚子, 年紀輕輕就染上腸胃病的不在少數, 給健康造成了很大隱患, 但苦於無法改變。

近日, 某網站也做了一個有關上班族飲食的專項調查:“時間緊,

家離單位遠, 再跑回家做飯不可能。 ”“累了一天, 回家再做飯也不現實。 ”“忙”、“懶”、“累”成為上班族不肯下廚的重要原因。

該網站調查結果顯示, 在給出的不能在家吃飯的原因時, 有的人選擇了“懶得做”, 有的人選擇了“忙, 沒時間做”, 更有一部分表示有時中午太忙午餐就省了, 晚上再呼朋引伴吃大餐, 甚至一些人因為不得不出席各種應酬, 對他們而言, “家常便飯”都成了“奢侈品”。

傷腸傷胃更傷心

經常在外吃飯存在的健康隱患也不少

據瞭解, 飲食不規律除易導致發胖、引發胃潰瘍外, 還有可能是引發心臟病、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的原因。 香港記憶學總會曾調查發現, 常在外就餐還可能損傷記憶力。

究其原因,

是因為常下館子的人注重口味, 對味精、澱粉、脂肪的消費量更多。 此外, 在外就餐還存在很多衛生隱患。 且不說菜肴品質未必能保證, 就連一份反復使用的功能表, 平均帶菌數就可達500萬個以上。

此外, 還有專家認為, 一些人並沒真正意識到其中的危害, 種種關於健康飲食的呼籲也只是停留在口號階段。 其實, 在外就餐的種種弊端即便短期內不能顯現, 也可能會在幾年、幾十年後顯露出來, 而等得了高血壓、糖尿病再後悔, 可能就來不及了。

其實飲食越傳統越健康

在家吃飯, 蔬菜、粗糧、薯類、豆類攝取的相對比較多

如果在家做飯, 油脂、味精和鹽就不會放那麼多, 很多人會適當地注意吃一些有助於身體健康的菜肴。 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一項有關豆類食品的調查表明,

在家吃飯, 特別是在家做飯的人, 吃到的豆子和豆製品都比較多, 而不常在家吃飯的人消費豆類食品的頻次顯然較低。

專家認為, 蔬菜、粗糧、薯類、豆類的消費都有類似的規律, 也就是說, 在家吃飯頻率越高, 飲食方式越傳統, 吃到這些健康食品的機會就越大。 飲食結構更加健康, 因此上班族應該儘量回家吃飯。

鄭州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專家認為, 其實在家做飯完全不費什麼時間和力氣, 只要願意, 每天都能為自己做一頓健康的晚餐。 如果中午在外面吃得比較油膩, 晚上就儘量做些清粥淡飯。

在外就餐, 儘量多吃新鮮蔬菜

營養專家給上班族開出一天健康食譜

很多上班族一時間難以養成在家做飯吃的習慣, 經常在外就餐應當注意幾個問題。 一般來講, 早餐要占全天熱量的35%, 午餐40%, 晚餐25%, 每餐要有主食、肉類、奶類、蔬菜和水果, 主食要粗細搭配。

早餐:豆腐腦或胡辣湯搭配素菜包+肉包+雞蛋1個;菜角、油條或雞蛋灌餅搭配豆漿或粥+雞蛋1個。

午餐:在中餐小店吃多選帶有新鮮蔬菜的吃, 少食油膩食物;在洋速食店多選擇蔬菜沙拉、土豆泥、果汁等。

晚餐:如有應酬儘量多吃鹼性食物:菠菜、白菜、生菜、蘿蔔、馬鈴薯、葡萄、蘋果、牛奶等。

需要注意的是, 無論在家吃還是在外吃, 每天都要帶一份水果, 如蘋果或橘子, 好攜帶又營養豐富。 在辦公室也可放些核桃、花生、腰果、開心果等堅果, 補充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

但也不要多吃以防熱量和脂肪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