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生活小常識:中藥一般要煎多久

中藥一般要煎多久?中藥對於煎的時間、火候、容器等嚴格的講究, 因為他們往往會影響中藥的效果, 尤其是煎的時間更是要準確把握, 那麼中藥一般要煎多久呢?

中藥要煎多久

煎中藥有句術語, 叫做“煎藥要煎透”。 這兒的“透”, 是恰如其分的意思。 但一貼藥究竟要煎多少時間才能煎透呢?這要根據每貼藥的性能而定。 例如:調理、滋補藥, 即補養身體的藥。 這類藥物多系植物的根莖、果實, 動物的甲殼類, 如黨參、黃芪、白術、地黃、金櫻子、女貞子、龜板、鱉甲、鹿角、牡蠣等厚重之品。 其特徵是堅硬厚實, 滋膩性強, 藥物內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 煎藥的目的就是要煎取之些有效成分, 故要久煎, 否則就達不到這個。 而且, 中藥放完水後, 不要立即煎煮, 應先浸泡20~30分鐘, 使藥物濕潤變軟, 質介破裂, 有效成分就會盡可能被煎出。 煎藥的時間為:頭汁煮沸後半小時至三刻鐘,

二汁煮沸後半小時左右, 以消滅白芯為度。 (煎藥時, 取出藥片掰開看一看, 如沒有白芯, 證明藥已煎透;反之, 尚未煎透)。

煎藥時的火候和時間亦非常重要。 煎藥初時用大火(即武火), 待煮沸後應用小火(即文火)慢煎, 以藥汁沸騰而不溢出為度。 煎藥的時間應根據藥的性質及作用來定。 如滋補藥其性厚實, 滋膩性濁, 會有大量營養物質不易煎透, 故時間宜長。 頭汁一般水沸後煎40~60分鐘, 二汁水沸後再煎30分鐘。 又如發汗解表藥, 其性散發, 含揮發油多, 不宜久煎。 頭汁水沸後煎10~15分鐘, 二汁水沸後再煎5~10分鐘即可。 一般治療用藥頭汁水沸後煎30分鐘, 二汁水沸後再煎20分鐘即可。 煎煮藥時應該把鍋蓋蓋好。 但頭汁和二汁一般不少於400~500毫升(約一小碗)。

一般情況下, 通常頭煎需要30分鐘, 二煎需要20-25分鐘。 解表清熱類兩次分別各減10分鐘;滋補類則頭煎需40-60分鐘。 二煎30-40分鐘。 特殊情況下, 請遵醫囑。

煎中藥的容器

中藥煎煮首先是容器, 歷代醫家強調用砂鍋為佳。 因為砂鍋受熱均勻, 性質穩定, 在藥物水煎服的混合過程中,

不會影響藥物的合成和分解, 煎出的湯液品質好。 其次用搪瓷鍋、琉璃鍋、不銹鋼鍋等容器亦可, 但絕對不能用鐵鍋、銅鍋煎藥, 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藥鍋煎藥前, 一定要洗刷乾淨, 除去沉積物, 這樣做一是可防止不同性質的藥物互相干擾, 二是煎煮時藥物不易沉底, 粘結和焦化。

煎中藥放多少水

中藥放入容器後, 加水是一個關鍵, 水是煎煮中藥湯劑的主要溶液, 如水過多則藥汁過多, 藥汁濃度降低, 加水過少, 不僅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 而且容易幹鍋或藥物焦化。 正確的方法應該將藥物放入砂鍋內後將藥物攤平, 然後加水高出藥面3~4釐米(二橫指左右)即可。

煎中藥用什麼水

古人對煎藥用水的論述不少, 甚至什麼藥要用什麼水煎。

但這既不可能, 也不切合實際。 個人認為凡是人們生活上可作飲用的水, 都可用來煎藥, 重要的一點是, 水必須沒有鹹苦味, 不含雜質, 潔淨澄清。

煎一貼(或稱一劑、一副)節究竟要加多少水呢?據上海市藥材公司規定的煎藥加水量:調理、滋補藥, 頭汁700~900毫升, 二汁400~450毫升表藥, 頭汁400~600毫升, 二汁280~300毫升;一般藥, 頭汁500~700毫升, 二汁300~350毫升。 加水後把浮在水上的藥用筷子攪動幾下, 過0.5-1小時後, 藥物吸水膨脹, 如果水已被藥吸盡, 可再加些水, 以水高出藥面一橫指為宜, 對草藥用量多的藥, 要多加水, 如藥物仍浮在水面, 可用手掌撳藥, 水量以浸沒手掌為度。 用上述水量煎藥, 藥的有效成分就容易煎出。

煎藥的火候

煎藥時怎樣用火呢?個人認為,

凡燃燒廢氣污染不大的火都可用來煎藥, 但重要的一點是要掌握好火候, 用火過急(旺火), 會使湯液沸騰外溢, 造成藥液浪費, 而且容易水涸、底焦。 故應先用急火燒至沸, 然後改用慢火(小火)緩緩煎煮, 如果湯液仍溢出, 應換掉一隻較大的鍋。 煎藥時必須加蓋, 如不加蓋, 有時藥汁會液漲不起來, 出現上面的藥脹燥, 下面的藥枯焦的現象。 煎藥時, 煎藥的人不可離開, 並隨時用筷子壓藥或把藥上下翻動幾次, 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的決心, 掌握湯液多少的程度:如煎藥時間未到, 發現水少時, 可加水續煎, 以防煎焦。

如何取藥汁

煎頭煎藥時, 加冷水超過藥面1~2橫指, 用大火煎沸後, 再用小火煎20~30分鐘, 濾渣備用。 煎二煎藥時水量要少些, 沸後再煎15~20分鐘(鍋蓋留一條縫)。藥品質地堅實者要多煎 5~10分鐘。滋補藥可煎煮40~60分鐘。清熱解表藥應少煎5~10分鐘。頭煎和二煎藥液的量,以共計一茶杯左右為宜。為充分利用中藥資源,可以煎三煎,代茶。

煎中藥的目的是取汁,俗稱潷藥,可用小於煎藥鍋的蓋子壓藥渣,或者將藥渣倒在潔淨紗布袋內絞之,因這部分的藥汁最濃,藥分最好。如不設法取出,實在可惜。

中藥的服法

服法因人、因病而異,很難一概而論,大體如下一些方法。

(一) 服藥的時間和用量:病在上焦,宜飯後約半小時分幾口緩緩服,可使藥性留連於上。病在下焦,宜飯前約半小時一次服完,使藥力迅速下達。病在中焦,宜飯後或飯前二小時服。年輕力壯或病勢輕者,因胃氣強,藥汁宜多(頭、二煎各服汁150~200毫升);老幼體衰或病久症重者,因正氣弱,藥汁宜少(頭二汁各取 100~150毫升)。

(二) 藥液冷、溫服法:除個別催吐藥需冷服外,一般以溫服為宜。待藥煎好後,過濾、靜置澄清,趁溫熱時服。下麵沉澱、混濁的雜質,不可服。

(三) 調理滋補藥的服法:宜空腹溫服,白天兩次,最好夜間服一次(如夜間服藥,可煎藥三汁),使藥力能夠持續。

(四) 瀉利藥的服法:瀉藥主要是通大便和小便,宜空腹溫服,使藥力能夠迅速專攻於下,如飽腹服,則藥液與食物混雜,影響療效。

飯前服藥:滋補藥 健胃藥

飯後服的藥:助消化藥、對胃有刺激的藥

睡前服的藥:安神藥 緩瀉藥

(五) 解表藥的服法:治風寒感冒的解表藥要熱服,服後再喝熱粥一小碗,以助藥力。蓋被靜臥,令遍體暖和得汗,則汗挾風寒而外解,起事半功倍之效。

(六) 催吐藥服法:病在胃脘,或食物藥物中毒,醫生常用吐法治療,以迅速祛除有形之物,不使邪實久留,以免傳生其他疾病。催吐藥宜冷服,一次服完。病情重而急者,服藥後可用手指或筷子壓舌要,能很快引起嘔吐,吐不暢者,繼續探舌,這時可能哎聲頻頻而吐仍不暢,再繼續探吐,直至順利地吐出為止。

(七) 安神藥和治遺尿藥的服法:均宜在臨睡前服。

(八) 小兒服藥法:小兒脾胃薄弱,難承大量湯液,尤其幼兒。湯藥要煎和濃而少,用消毒棉花蘸飽藥汁,擠滴藥主口中。

(九) 重病人服藥法:服湯藥有個習慣,就是每日服一劑,一劑煎頭二兩汁。如果是重症危急病人,其實不必拘泥於此,也可一天服兩劑(分四次服)。

(十) 服藥後發生的嘔吐解除法:有時服藥後會嘔吐(不是吐法治療),可能是藥汁過冷或混濁不清,也可能是胃氣不和而引起,這時應停止服藥,宜服生薑汁一小匙,以祛除胃中寒邪,使胃氣安和不逆。服藥時,藥汁要冷熱適中,先服一口,停一會,如無不適,繼續一口一口地服,就不至於嘔吐了。

吃中藥的注意事項

(一) 服藥不必盡劑:古人對服藥有“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之說。即對症服藥。藥到病除後,還沒有服完的藥不必再服了。如患外感後,常用辛溫之藥予以發散解表,服藥後汗出表解,人體的營衛氣血得以調和,治療的目的已達,再繼續服此藥,則矯枉過正,熱必有損臟腑正氣而可能發生其他疾病;體質素弱的人,可能還有“大汗亡陽”之虞!又如服瀉利藥,大小便通利後,就應停服,不然,津液虧耗,元氣大傷,後果不堪設想。不少中醫在處方中用通利潤腸藥大黃、火麻仁,注明“另包” 兩字,就是告訴病人,大便通後,該藥不要再與湯藥一起煎了,意即在此。

(二) 服補藥時須注意:在服調理滋補藥時,如情況正常(食欲興駐沒有減退反而增加,無寒熱、咳嗽、浮腫、瘡瘍等實證),可繼續服用,直到藥劑服完為止;如出現上述實證,那就必須先予治療,後再進補,不然就有“閉門留寇”之弊。又如服藥時,如果食欲不好,這是因為補劑中多滋膩溫燥厚味品的原故,脾胃承受有限,難以承受(俗稱“被不進”)。須暫時停服補劑。

(三) 服藥與忌口:服藥期間,應注意某些食物對某些藥物性能相抵消而影響療效,這叫做服藥忌口,古書對此論述很多,如鱉甲忌莧菜、地黃忌蘿蔔、黃連忌豬肉、麥冬忌鯽魚、仙茅忌牛奶、首烏忌蔥蒜、柿霜忌蟹、茯苓忌醋等等,說明服藥忌口早為歷代醫家所重視,也是服藥必須懂得的常識。

由於病情不同,治法互異,藥物和食物的關係較複雜。總的來說,在服藥期間。總的來說,在服藥期間,一般應忌生冷油膩肥厚之品,這些食物不易消化,有礙藥力運行,且肥膩之食,粘聚腸胃。容易鬱結生熱,這對旨在解表發汗、清熱涼血、解毒水腫、止咳化痰、行氣消食之劑,影響尤大。在服安神、清咽、明目、降壓、平肝、利濕、止血、潤肺芭時,應忌食酒、薑、蔥、蒜、可哥、咖啡、辣椒、羊肉等辛溫之品。服祛風濕、止寒痛、溫以、補陽、澀精止瀉藥時,忌食冰磚、雪糕、生梨、柿子、螃蟹、竹筍等寒性食物。服人參時忌茶葉、蘿蔔,已是人們所熟知的了。


沸後再煎15~20分鐘(鍋蓋留一條縫)。藥品質地堅實者要多煎 5~10分鐘。滋補藥可煎煮40~60分鐘。清熱解表藥應少煎5~10分鐘。頭煎和二煎藥液的量,以共計一茶杯左右為宜。為充分利用中藥資源,可以煎三煎,代茶。

煎中藥的目的是取汁,俗稱潷藥,可用小於煎藥鍋的蓋子壓藥渣,或者將藥渣倒在潔淨紗布袋內絞之,因這部分的藥汁最濃,藥分最好。如不設法取出,實在可惜。

中藥的服法

服法因人、因病而異,很難一概而論,大體如下一些方法。

(一) 服藥的時間和用量:病在上焦,宜飯後約半小時分幾口緩緩服,可使藥性留連於上。病在下焦,宜飯前約半小時一次服完,使藥力迅速下達。病在中焦,宜飯後或飯前二小時服。年輕力壯或病勢輕者,因胃氣強,藥汁宜多(頭、二煎各服汁150~200毫升);老幼體衰或病久症重者,因正氣弱,藥汁宜少(頭二汁各取 100~150毫升)。

(二) 藥液冷、溫服法:除個別催吐藥需冷服外,一般以溫服為宜。待藥煎好後,過濾、靜置澄清,趁溫熱時服。下麵沉澱、混濁的雜質,不可服。

(三) 調理滋補藥的服法:宜空腹溫服,白天兩次,最好夜間服一次(如夜間服藥,可煎藥三汁),使藥力能夠持續。

(四) 瀉利藥的服法:瀉藥主要是通大便和小便,宜空腹溫服,使藥力能夠迅速專攻於下,如飽腹服,則藥液與食物混雜,影響療效。

飯前服藥:滋補藥 健胃藥

飯後服的藥:助消化藥、對胃有刺激的藥

睡前服的藥:安神藥 緩瀉藥

(五) 解表藥的服法:治風寒感冒的解表藥要熱服,服後再喝熱粥一小碗,以助藥力。蓋被靜臥,令遍體暖和得汗,則汗挾風寒而外解,起事半功倍之效。

(六) 催吐藥服法:病在胃脘,或食物藥物中毒,醫生常用吐法治療,以迅速祛除有形之物,不使邪實久留,以免傳生其他疾病。催吐藥宜冷服,一次服完。病情重而急者,服藥後可用手指或筷子壓舌要,能很快引起嘔吐,吐不暢者,繼續探舌,這時可能哎聲頻頻而吐仍不暢,再繼續探吐,直至順利地吐出為止。

(七) 安神藥和治遺尿藥的服法:均宜在臨睡前服。

(八) 小兒服藥法:小兒脾胃薄弱,難承大量湯液,尤其幼兒。湯藥要煎和濃而少,用消毒棉花蘸飽藥汁,擠滴藥主口中。

(九) 重病人服藥法:服湯藥有個習慣,就是每日服一劑,一劑煎頭二兩汁。如果是重症危急病人,其實不必拘泥於此,也可一天服兩劑(分四次服)。

(十) 服藥後發生的嘔吐解除法:有時服藥後會嘔吐(不是吐法治療),可能是藥汁過冷或混濁不清,也可能是胃氣不和而引起,這時應停止服藥,宜服生薑汁一小匙,以祛除胃中寒邪,使胃氣安和不逆。服藥時,藥汁要冷熱適中,先服一口,停一會,如無不適,繼續一口一口地服,就不至於嘔吐了。

吃中藥的注意事項

(一) 服藥不必盡劑:古人對服藥有“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之說。即對症服藥。藥到病除後,還沒有服完的藥不必再服了。如患外感後,常用辛溫之藥予以發散解表,服藥後汗出表解,人體的營衛氣血得以調和,治療的目的已達,再繼續服此藥,則矯枉過正,熱必有損臟腑正氣而可能發生其他疾病;體質素弱的人,可能還有“大汗亡陽”之虞!又如服瀉利藥,大小便通利後,就應停服,不然,津液虧耗,元氣大傷,後果不堪設想。不少中醫在處方中用通利潤腸藥大黃、火麻仁,注明“另包” 兩字,就是告訴病人,大便通後,該藥不要再與湯藥一起煎了,意即在此。

(二) 服補藥時須注意:在服調理滋補藥時,如情況正常(食欲興駐沒有減退反而增加,無寒熱、咳嗽、浮腫、瘡瘍等實證),可繼續服用,直到藥劑服完為止;如出現上述實證,那就必須先予治療,後再進補,不然就有“閉門留寇”之弊。又如服藥時,如果食欲不好,這是因為補劑中多滋膩溫燥厚味品的原故,脾胃承受有限,難以承受(俗稱“被不進”)。須暫時停服補劑。

(三) 服藥與忌口:服藥期間,應注意某些食物對某些藥物性能相抵消而影響療效,這叫做服藥忌口,古書對此論述很多,如鱉甲忌莧菜、地黃忌蘿蔔、黃連忌豬肉、麥冬忌鯽魚、仙茅忌牛奶、首烏忌蔥蒜、柿霜忌蟹、茯苓忌醋等等,說明服藥忌口早為歷代醫家所重視,也是服藥必須懂得的常識。

由於病情不同,治法互異,藥物和食物的關係較複雜。總的來說,在服藥期間。總的來說,在服藥期間,一般應忌生冷油膩肥厚之品,這些食物不易消化,有礙藥力運行,且肥膩之食,粘聚腸胃。容易鬱結生熱,這對旨在解表發汗、清熱涼血、解毒水腫、止咳化痰、行氣消食之劑,影響尤大。在服安神、清咽、明目、降壓、平肝、利濕、止血、潤肺芭時,應忌食酒、薑、蔥、蒜、可哥、咖啡、辣椒、羊肉等辛溫之品。服祛風濕、止寒痛、溫以、補陽、澀精止瀉藥時,忌食冰磚、雪糕、生梨、柿子、螃蟹、竹筍等寒性食物。服人參時忌茶葉、蘿蔔,已是人們所熟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