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0脂肪”飲料不代表是健康飲料

“0脂肪”的誘惑

市面上售賣的飲料品種繁多, 各種不同的飲料會有不一樣的組成成分, 除了水分以外, 生產廠家還會向其中加入各種以糖、色素為主的添加劑, 以改善顏色、口感、溶解度、保鮮等。 雖然每種飲料的功效不同, 但是除了純淨水外, 幾乎每一種飲料都可以提供一定能量。 因為除了維生素、礦物質和一些改善口感的食品添加劑以外, 飲料裡的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質作為人體所必需的三大產能營養素, 支撐著我們的基礎代謝和日常生活。 大家可以從飲料外包裝上的飲食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一欄裡得到更多關於飲料成分的資訊,

在挑選飲品的過程中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現在維持健康體重的話題炙手可熱,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身材。 消費者的這種心理火了市場上一大批“0脂肪”飲料, 尤其是各種品牌的乳酸菌飲料, 他們的配料表裡脂肪一欄的含量均為0, 同時也赫然標示著“健康”“無負擔”等字樣。 這樣一來, 似乎脂肪成了唯一的“眾矢之的”, 只要成分中不含脂肪, 大家就認為它與熱量無關。 然而, 在糖、蛋白質和脂肪三者中, 唯有脂肪的過量攝入才會讓我們的體重受到影響嗎?這就要從人為什麼會長胖說起。

長胖不能全怪脂肪

超重與肥胖除了與遺傳或一些代謝性疾病等不易人為干預的原因有關以外,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吃多了、動少了”, 即人體能量攝入過多而消耗過少。 如果想要維持健康的體重和曼妙的身材, 就要求做到維持機體攝入能量與能量消耗之間的守恆, 若是想要達到減重的目的, 則必須要維持機體能量攝入和消耗的負平衡狀態。

那麼我們吃下去的哪些東西是可以提供能量的呢?它們就是之前提到的“三大產能營養素”——碳水化物、蛋白質和脂肪。 也就是說, 不單單是脂肪作為供能物質存在於我們的日常膳食中, 碳水化物和蛋白質一樣是可以轉化為能量的。 既然它們都是供能物質, 那不管其中哪一項攝入量過多, 或是它們加起來的總量超過了個人的能量消耗所需, 都會造成攝入過剩的正平衡狀態。

這些過多的能量積蓄在我們的身體裡面, 會經過正常的生理代謝轉化為糖原、脂肪等囤積在肝臟等器官以及皮下、腰腹部等身體部位, 從外表看起來就是體重增加、人越來越“富態”。 雖然相比於碳水化物和蛋白質而言, 1克的脂肪提供的能量比1克的碳水化物或蛋白質都多, 它的攝入過多更容易導致總熱能超標, 但是, 將長胖的錯全部歸咎於脂肪是片面的、不公平的。 三大產能營養素單獨或者集體攝入超標都會導致熱量超標、體重增加甚至是其他代謝性疾病, 如血脂紊亂、糖尿病等。

0脂肪, 高糖分

以某品牌活性乳酸菌飲料為例, 每100毫升該飲料可以提供240千焦熱量, 約合60千卡路里, 這部分能量來源於12.5克的碳水化物和2.5克的蛋白質。

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營養成分表, 看看它是如何悄悄地將那麼多熱量隱藏在了“0脂肪”的光環背後。

一瓶418毫升的該產品中, 雖然脂肪含量為0克, 但是卻藏著52克碳水化物, 比起一兩米飯中含有的38克碳水化物而言實為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了這麼多糖的“幫忙”, 這瓶飲料在為我們解渴同時還為我們提供了1 003千焦(約合251千卡路里)的熱量, 想要消耗掉這部分額外的能量攝入, 需要游泳1小時, 或者散步3個小時以上。 若是愛美人士想要達到減脂的目的, 每減1千克脂肪就需要消耗30 800千焦(約合7 700千卡路里)的熱量, 這樣一來, 想要依靠簡單的“0脂肪”飲料解決超重問題真的是個“美麗的錯誤”了。 不僅如此, 為了改善口感、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從而提升產品銷量和市場佔有率,

這些“0脂肪”飲料中不可避免地添加了更多的食用香精。 與優酪乳相比, 乳酸菌飲料的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有益成分含量要低得多, 還有大量的糖分, 過多的食用香精。 這樣的飲料就營養價值而言與牛奶或優酪乳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0脂肪”飲料的正確選擇

在“0脂肪”飲料的“健康”光環黯然失色之後, 相信大家已經對它們有了比較正確的新認識。 當然了, “0脂肪”飲料也並不都是一無是處的, 該類產品確實沒有額外添加脂肪, 且市場上銷售的活菌型的乳酸菌飲料中的的確確含有“益生菌”。 雖然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精製糖, 但是這部分碳水化物的攝入比起每人每天正常所需的碳水化物而言還是要低不少,

鑒於人體每天消耗的大部分能量都來源於碳水化物的代謝, 合理的適量攝入是可以被正常的生理代謝消耗掉的, 也就不會造成太大的身體負擔。 除此之外, 這部分飲品中或多或少添加了乳清蛋白, 相比較於碳酸飲料等其他飲料來說, 它的營養價值略微強一點。

然而在選購的過程中, 消費者仍需慎之又慎。 首先, 建議您選擇活性乳酸菌飲料, 因為非活性的乳酸菌飲料幾乎沒有任何保健的功效, 大家可以通過產品標籤的說明分辨其菌的活性。 並且, 活性益生菌的攝入必須達到足夠的數量才能起到足夠的保健作用, 有研究表明, 活菌數超過107乃至108以上時, 保健的活性才得以顯現。 這就要求廠家出產時需保證足夠量的活菌數,運輸過程需通過冷藏等方式保持菌群活性,超市貯藏條件和購買後消費者的保存條件依然要做到2~8℃條件下冷藏等。如此一來,冷櫃外賣的相應產品也就不值得您駐足,並且冷櫃中的產品保存時間越長、活菌數越低,購買時也需注意產品的生產期及保質期。 這就要求廠家出產時需保證足夠量的活菌數,運輸過程需通過冷藏等方式保持菌群活性,超市貯藏條件和購買後消費者的保存條件依然要做到2~8℃條件下冷藏等。如此一來,冷櫃外賣的相應產品也就不值得您駐足,並且冷櫃中的產品保存時間越長、活菌數越低,購買時也需注意產品的生產期及保質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