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夏季除濕熱讓你輕鬆一“夏”

現在正是夏季濕熱當頭的時候, 特別是今年雨水多, 很多地方都是水患成災。 在這種又濕又熱的時候, 又是考驗我們養生功力的一大難題。

你懂不懂保養自己, 會不會正確地處理氣候影響和身體健康的關係, 就在這個時候體現出來啦。
夏天防濕要注意開窗通風、曬被褥, 適當吃些薏米、冬瓜、苦瓜、赤小豆
進入暑天, 空氣悶熱潮濕, 洗的衣服不容易晾乾, 陰暗潮濕的牆壁、地面會長出很多綠色的苔蘚;居住或工作的環境陰暗濕冷, 日久易患關節痛。 對日常生活中的“濕”人們並不陌生。 但有些患者因皮膚起丘疹、瘙癢流水, 或足趾間瘙癢, 破潰、流水等來醫院就診時, 醫生告訴他是“濕證”時, 患者常常不解地問“濕證”是什麼病?
那麼, 中醫學中所說的“濕”指的是什麼?它和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說的“濕”一樣嗎?我們就向專家請教一下吧。
炎夏“濕邪”易致病
專家講,
中醫學中的“濕”有多種含義。 自然界之濕, 是指自然界的一種氣候特徵。 在夏秋之交, 天氣炎熱同時雨水較多, 氣候悶熱潮濕, 是一年中濕氣最盛的季節, 中醫稱這一時期為長夏, “濕”就是這一時期的氣候特徵, 是一年中正常的氣候變化。 其次, 它是一種致病因素。 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或濕氣過盛時, 可以使人體發生疾病。 這時, “濕”作為病因侵襲人體並導致機體發生疾病, 中醫稱之為“濕邪”。
“濕邪”有內濕, 外濕之分, 由於受到自然界的濕氣侵襲而發生疾病的稱外濕證;若飲食不節, 過食甘甜油膩厚味之物, 使脾運化水濕的功能減退, 從而濕從內生, 發生的疾病, 稱內濕證, 或稱脾濕證。 濕邪致病, 無處不到, 上下內外皆可侵犯, 患病後的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
中醫統稱為“濕證”, 是一組證候的總稱。
專家介紹, 中醫講陰陽五行, 濕的性質重濁與水相似, 所以濕屬陰。 屬陰的濕邪侵犯人體, 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 使人體的陽氣在體內運行障礙, 可以表現出胸悶、胃部滿悶不舒, 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

濕邪致病有何特點
沉重穢濁。 所謂“重”是沉重的意思, 即受到濕邪的侵犯後, 人體有沉重的感覺, 如:頭部昏沉或有緊束感, 身體困重或四肢酸懶沉重、關節腫脹疼痛等。 所謂“濁”是混濁或穢濁的意思, 即濕邪侵犯人體後表現出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有穢濁不清的情況。 如大便稀溏、大便有黏液膿血、小便混濁不清、婦女帶下白濁、皮膚濕疹潰爛、流水等。
黏膩停滯。 如:大便黏滯不爽或裡急後重,

小便澀滯不暢或頻急量少澀痛、舌苔較厚而黏膩。
病程長。 具有容易反復發作且纏綿難愈等特點。
濕邪入體
全身疲倦
根據濕邪侵犯人體的不同部位, 臨床可有不同的表現, 如濕邪傷及體表, 患者可表現為頭重如裹, 身熱無汗, 全身不適, 四肢倦怠等;濕邪傷及肌膚, 可見皮膚起皰疹, 或起水皰, 手足皮膚奇癢, 破潰後流水等;濕邪流注關節, 可見關節腫脹疼痛, 肢體沉重, 手足笨重, 活動不便等;濕邪蘊於胃腸, 可見上腹部滿悶不舒, 口中黏膩不爽, 或噁心嘔吐, 腸鳴腹痛, 大便泄瀉等。

濕此外, 邪還可與風邪、寒邪、熱邪等其他致病因素結合在一起致病還可見頭暈目眩, 頭重目黃, 下肢浮腫, 午後發熱, 身重倦怠, 肢體麻木,

咳嗽氣喘, 腰痛陰汗, 小便混濁, 大便膿血, 甚者昏迷不醒等等。

預防“濕”病
要從飲食入手
專家說, 濕證的產生與體質, 生活的環境、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 “胖人多痰濕”意即肥胖的人多屬痰濕體質, 易患濕證:環境陰暗潮濕、多雨季節或喜吃甜食、生冷, 飲酒, 肥甘厚膩食物等都易產生濕證。
因此, 要預防濕證的產生, 就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 少吃冰冷、甜食, 少吃油膩, 少飲酒, 減少濕病之源, 環境潮濕的注意開窗通風、曬被褥, 適當吃些薏米、冬瓜、苦瓜、赤小豆類食物, 還要注意鍛煉身體, 從多角度預防濕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