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糖尿病的生活指南
問題 【內科】 【歸檔】 16年05月08日

糖尿病的生活指南

問題描述 網友性別:男
網友年齡:44歲
詳情描述:
糖尿病注射胰島素血糖正常,還有生麼好建議,尿中的蛋白怎麼消除?
網友回答
2016年05月08日 00:00

糖尿病基本分為四類,包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二型(非胰島素依賴型)、其它型和妊娠糖尿病,一型和二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太清楚,我們稱之為原發性糖尿病;其它型糖尿病多有其特殊的病因可查,如胰腺疾病造成的胰島素合成障礙,或同時服用了能升高血糖的藥物,或其它內分泌的原因引起對搞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太多等;妊娠糖尿病是婦女在妊娠期間診斷出來的一類特有的糖尿病,

原發性糖尿病的基本病因有兩條:一是遺傳因素,二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是糖尿病的基礎和內因,而環境因素則是患糖尿病的條件和外因,外因是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
一型糖尿病遺傳是胰島容易發生感染,並且容易引起胰島自來免疫性破壞的基因,有這種基因的人的胰島容易受到侵害;而二型糖尿病,則是一種多基因的因素,遺傳的容易發生肥胖,產生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基因,有多種基因的人容易發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稠度和胰島素抵抗綜合征,

有糖尿病基因的人比沒有糖尿病基因的人容易患糖尿病,但沒有環境因素的侵害還不致於患糖尿病,如引起一型糖尿病的主要環境因素可能是感染,特別是病毒感染,使胰島受到破壞,胰島尚能修復,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從而可使病情減輕,如果胰島複又受到自身免疫性的第二次破壞,這次損害可能是永久性的,從此不能再分泌胰島素了,

同樣二型糖尿病也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其遺傳傾向更明顯、更複雜,便導致二型糖尿病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體力活動過少,以及糖刺激、緊張、外傷、或過多的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誘發因素,

糖尿病性腎病是糖尿病人員重要的併發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最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其防治工作關係重大,
(l)長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高血糖是糖尿病性腎病發生發展的基本因素,早期發現糖尿病並予以合理治療,盡可能使三大物質代謝恢復正常是非常關鍵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水準,常能使早期腎臟病理改變恢復,但如進展到臨床腎演期,即使嚴格控制血糖,效果也較差了,糖尿病腎病接近尿毒癥期可出現下列現象:①腎糖團明顯增高,故不能以尿糖來判定血糖控制程度,面應以測定血榴為准,增加了調節胰島素和降糖藥劑量的困難;②在尿毒疲時某些代謝產物有還原性,致使用硫酸銅還原法測定尿糖時有假陽性;③尿毒癥的患者食欲不振、進食量少,更兼腎臟本身對胰島素滅能下降,胰島素需要量減少,易發生低血糖症,應隨時調節劑量;④一般不宜再用口服降糖藥,面應使用胰島素,對非胰島素依賴型糟尿病可以慎重使用口服降糖藥,雙胍類藥物易誘發乳酸性酸中毒,不宜使用;甲苯磺丁脲(D860)及糖適乎比較安全,但也有出現低血糖的報導,應用時仍需嚴密觀察,
(2)積極治療高血壓:抗高血壓治療,對於延緩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速度很重要,血壓控制後往往尿蛋白排出亦減少,要使血壓下降到16.8/l1.5千帕(126/80毫米汞柱),在這個時期治療高血壓比治療高血糖更為重要,但兩者要同時進行,目前多主張腎病時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該製劑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 Ⅰ變成血管緊張素Ⅱ,使水鈉瀦留減少,血管擴張,外周阻力降低,從而使血壓下降,另外,由於腎小球人球、出球小動脈擴張,使腎小球供血改善,減輕了腎小球進行性損害,改善了腎功能,常用藥物有開搏通、說寧嚏等,也可用心痛定、尼群地乎、複方降壓片等治療,
(3)調整飲食:減少蛋白質攝人量,不僅對腎功能不全有利,而且有助於減少尿蛋白排出量,一般每日蛋白質攝人量不超過30~40克,選用優質蛋白質,如牛奶、雞蛋、肉類,豆製品等應限制,
(4)透析與移植:榴尿病性腎病尿毒癥期,應進行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療,腎或胰-腎移植,為目前治療糖尿病性腎末期最有效的辦法,經過移植後,可使糖基化血紅蛋白和血肌酚水準恢復正常,
(5)不使用對腎臟有害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丁胺卡那黴素等,
(6)改善腎臟徽血管病變:給擴血管藥、抗血小攝藏聚藥和活血化滴藥,如潘生丁、丹參等,

糖尿病治療的目標

要有效地治療糖尿病,必須要先明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從而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糖尿病治療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糾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謝紊亂,促使糖、蛋白質和脂肪的正常代謝,

(2)緩解高血糖等代謝紊亂所引起的症狀,

(3)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併發症和防治心血管、腎臟、眼睛及神經系統等慢性病變,延長患者壽命,降低病死率,

(4)肥胖者應積極減肥,維持正常體重,保證兒童和青少年的正常生長發育,保證糖尿病孕婦和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順利分娩,維持成年人正常勞動力,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品質,

糖尿病治療之一:心理治療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飲食,運動以及藥物治療,其實心理治療對糖尿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樂觀穩定的情緒有利於維持病人內在環境的穩定,而焦慮的情緒會引起一些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從而拮抗胰島素,引起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正確的精神狀態和對疾病的態度應該是在醫生正確指導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防治糖尿病知識,通過尿糖和血糖的監測,摸索出影響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點,有堅強的信心和毅力,認真治療而不緊張,堅持不懈的 進行合理的飲食、體力活動,勞逸結合,正確使用藥物使體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維持在合理水準,有感染、手術、重大精神負擔時,要及時正確處理,總之,通過心理治療的配合,達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治療之二:飲食治療

民以食為天,人不一定每天都運動,但肯定每天都得吃飯,而飲食對糖尿病又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控制飲食對糖尿病治療十分重要,傳統中醫認為:消渴多因嗜酒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消穀耗津,縱欲傷陰而改陰虛燥熱發為本病,如《黃帝內經》曰:“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景嶽全書》曰:“消渴病,其為病之肇端,皆膏梁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而貧賤者少有也,”指出肥胖者、生活富裕者多患此病,這與現代醫學認識糖尿病的病因相一致,血糖的高低因胰島素的分泌與進食物的多少和種類密切相關,因而飲食療法是各型糖尿病治療的基礎,無論何種類型的糖尿病,病情輕重或有無併發症、採用何種藥物治療,都應該嚴格進行和長期堅持飲食控制,
早在50年代之前,中外治療方案均以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蛋白質飲食為主,據臨床實踐證明,這種飲食結構對糖尿病病人的胰島功能並無益處,而高脂肪飲食還會加重糖尿病病人的血管病變,高蛋白飲食則會致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增高,當前醫學專家則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質攝入的飲食結構,對改善血糖耐量有較好的效果,飲食療法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飲食定時定量
根據年齡、性別、職業、標準體重[(身長-100)×0.9]估計每日所需總熱量,男性比女性每天所需熱量要高約5%,而年齡大小不同所需熱量也有差異,一般是每公斤體重需要熱量千卡數為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平均各高5%~10%每公斤體重/日,而不同體力勞動者每天消耗能量也不同,輕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日消耗30~35kcal熱量;中等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消耗35~40kcal熱量;重體力勞動者每公斤體重每天需40kcal以上熱量,一般來說,孕婦、乳母、營養不良者及消耗性疾病應酌情增加,肥胖者酌減,使病人體重保持正常體重的5%左右,常可使病情得到滿意控制,
二、合理調整三大營養素的比例
飲食中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的比例,要合理安排和調整,既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又要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目前,美國糖尿病協會(ADA)主張:糖尿病病人飲食中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攝入量不應超過每日總熱量的15%,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8~1.2g為宜,發育期的青少年及孕婦、乳母或特殊職業者及其它合併症的病人可酌加至1.5g左右;每日脂肪攝入總量不能超過總熱量的30%,以每日每公斤體重0.6~1g為好,如肥胖病人,特別有血脂過高或有動脈硬化者,脂肪攝入量應視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三、飲食計算及熱量計算
供給機體熱能的營養素有3種: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每克可供熱能4kcal(1kcal=4.184kj),脂肪每克供熱能9kcal(37.74kj),糖尿病病人可據其勞動強度將每人每天需要的總熱量(kcal)按照碳水化合物占69%、蛋白質占15%、脂肪占25%的比例分配,求出各種成分供給的熱能,再按每克脂肪產熱9kcal,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每克產熱4千卡換算出供給該病人不同營養成分需要的重量,可一日三餐或四餐,三餐熱量分佈為早餐1/5,午餐、晚餐各2/5,四餐熱量分佈為早餐1/7,其餘三餐各2/7,例如:一個體重60kg的中等體力勞動者,正常體型的成年糖尿病病人,按每日每公斤體重40kcal的熱量計算,一天總熱量為2400kcal,按以上比例分配即1440kcal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360kcal熱量來自蛋白質,600kcal來自脂肪,提供這些熱量需供給360g碳水化合物,90g蛋白質,66g脂肪,
我們強調通過飲食控制熱量的方法,並不是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一定要機械地去計算,而應在掌握這一計算方法後,每隔一段時間或體重有較大幅度改變時計算一下,制訂出下一階段飲食方案,而少食甜食, 油膩的食品,飲食選擇既有原則但又要力求多樣,

2016年05月08日 00:00

尿中的蛋白消除,首先要優質低蛋白飲食,每天蛋白質的量要限制,避免勞累,同時服用ACEI類或ARB類降壓藥物,可以減少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