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8日   星期1
健康常識
  • 健康生活
  • 健康百科
  • 健康資訊
  • 健康誤區
  • 健康熱議
  • 健康禁忌
保健人群
  • 女性健康
  • 母嬰健康
  • 男性健康
  • 性健康
  • 老人健康
  • 兒童健康
健康飲食
  • 營養飲食
  • 健康食譜
  • 健康食療
  • 飲食禁忌
中醫養生
  • 中醫常識
  • 中醫方劑
  • 中醫針灸
  • 中醫刮痧
  • 中醫拔罐
  • 中醫文化
養生保健
  • 美容養生
  • 健康減肥
  • 心理健康
  • 按摩推拿
  • 身體健康
  • 健康旅游
疾病養生
  • 常見疾病
  • 解惑疾病
  • 疾病預防
  • 中醫疾病
  • 婦科疾病
  • 男性疾病
高潤霖院士:防治高血脂記住123
2018-04-18
  近日,《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訂版)》在京發佈,中國醫學科學院高潤霖院士在發佈會上解讀了新指南的很多亮點,對患者來說,防治血脂異常,不妨記好123三個數字。 一個風險:小於55歲中危人群要評餘生風險 修訂的指南對心血
腰椎間盤突出襲向年輕人 兩種鍛煉方法送給你
2018-04-18
  “一年了!腰痛一直困擾著我,經常疼得腰都直不起來,後來連班都上不了了!”今年30歲的小張平時工作就很忙,雖然已經疼了很久,但一直沒有去醫院治療,前段時間已經疼得無法生活自理了,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江蘇省老年醫院(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經檢
讓爸媽多吃點飯 營養師們也是費勁了心思
2018-04-18
  “爸媽胃口越來越差,吃飯越來越少,精神越來越差,有什麼辦法讓他(她)多吃些?”許多老人由於退休在家,沒有什麼興趣愛好,孤獨寂寞,心理抑鬱,飯吃得越來越少,精神也越來越差,最後導致營養不良和各種疾病發生。 好在,現在這樣主動關注老人營養
肝癌最愛這些人
2018-04-18
  瀋陽人劉先生28歲時趁著創業大潮下海,近三十年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打下一片天地,卻在57歲時被查出肝癌晚期。如今提起自己的經歷,只能不停地 說:“我真是後悔啊!”11月18日,劉先生。他的主治醫生告訴記者,像劉先生這樣為了應酬而經常大魚
46~5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 一定要把握住
2018-04-18
  46歲至55歲堪稱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這些人大都年富力強,思想、性格都已比較成熟。但這一階段,也是生命的高危期,許多疾病都會在這一時期暴發或露出端倪。 在35歲之後,45歲之前,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開始從峰頂下滑,器官開始衰退,比如動
不妨多吃點!幾種食物發了芽吃營養翻倍
2018-04-18
  核心提示:如今,美國、日本等國家均刮起食用芽菜的風潮,一些新式的芽菜也火了起來,比如芝麻芽、大麥芽、花生芽等。 吃果蔬講究應季,但有一類蔬菜永遠應季,這就是芽菜。芽菜最常見的有發芽黃豆、豌豆苗、香椿苗等。如今,美國、日本等國家均刮起食
蒜價飆漲直逼肉價!這樣吃才算不浪費
2018-04-18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期,全國多地大蒜價格上漲明顯,一些地方大蒜的零售價格已經突破每斤十塊錢。“蒜你狠”繼2010年席捲市場後,六年之後又重出江湖。山東是全國大蒜的主產區,這裡的價格走勢,基本決定了全國的大蒜價格。在山東青島,
喝酒更會傷心
2018-04-18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教授 董籲鋼 文/羊城晚報記者張華 通訊員 彭福祥 每到年底,節日年會應酬多,然而大量飲酒,不僅傷肝,更會傷心。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主
宮廷理筋術治療膝關節病
2018-04-18
  俗語說:“人老腿先老”。這是說腿的退化、勞損、患病等要比身體的其他部位早得多。 據統計,40歲以上的人有50%左右患此病。患者會出現腿痛、腫脹、麻木、酸脹僵硬、疲乏無力、活動困難、行走障礙等症狀,若控制不好繼續發展,嚴重者寸步難行,不
小朋友腿上出現很多小出血點是啥情況?
2018-04-18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小兒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可見于小兒各年齡時期,又以3-6歲為高發年齡,發病前孩子常有過“感冒”或接種疫苗。 三歲半的甜甜最近雙小腿上出現了很多針尖大小的出血點,媽媽趕緊帶她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小兒血液科就診。 接
急性心梗救治面臨三個延誤
2018-04-18
  上個月25日,博羅縣公安局石灣派出所民警張旭光在值班過程中,因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殉職。 僅就惠州來說,張旭光並非首位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病例,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例。範圍擴大到全國,猝死的案例就更多了,在張旭光殉職的20多天
使用胰島素會上癮嗎?
2018-04-18
  京華時報訊(記者錢宇陽)不少糖尿病患者擔心胰島素打上之後就停不掉了,還有些患者認為胰島素是病情危重患者使用的,初發糖尿病沒有必要使用。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伍學焱表示,這些誤解是因為對胰島素的認識不足。 伍學焱介紹,胰島素是我們
中風危險各國不同 生活習慣導致地域差異
2018-04-18
  原標題:中風危險各國不同 受訪專家: 中國卒中學會常務副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 王擁軍 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全球疾病狀況的評估報告顯示,腦卒中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死因。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進一步指出,21世紀
營養專家:立冬飲食調養可“少鹹增苦”
2018-04-18
  原標題:營養專家:立冬飲食調養可“少鹹增苦” 7日7時48分迎來立冬節氣。“立冬補冬,補嘴空”。營養專家提醒,此時節,公眾調養可溫補;飲食宜多吃苦味食物,注意“少鹹增苦”。 我國民間常把立冬當作冬季的開始。這個時節,北方冷空氣會頻頻
防霧霾口罩 你選對了嗎?
2018-04-18
  揚子晚報網11月7日訊(記者 薛玲)肆虐北方多日的霧霾現已南下,江蘇多個城市出現污染,當走上大街上的人們紛紛帶上口罩時,你有沒有想過,自己佩戴的口罩真的能阻隔霧霾嗎?從今年11月起,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
冬季正確進補記牢中醫專家的3口訣
2018-04-18
  11月7日立冬,立冬後一直有“立冬補冬”的習俗。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給了幾句進補口訣: 少吃鹹,多吃苦,平平安安來進補! 從立冬開始,寒冷的天氣正式登上季節的舞臺。中醫認為此時可以進補
前央視女主播方靜因癌症去世 享年44歲
2018-04-18
  方靜遺像 由方靜母親獨家提供 資料圖:方靜在央視主持照。 新浪新聞12月6日訊,新浪新聞今日下午獨家獲悉,央視原主持人方靜因癌症於11月18日去世,享年44歲。方靜母親獨家向新浪新聞提供了方靜去世訃告及遺像。訃告全文具體如下: 訃告
這些美食讓嘴享福牙受罪!
2018-04-18
  天氣一冷,火鍋、板栗、燒烤等應季美食又暢銷了起來,然而品嘗美味的同時,如果不關注口腔保健,不僅破壞了享受美食的心情,更是對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近日,南京市第二醫院口腔科就接診了多位因“貪吃”引發不適的患者。 1、螃蟹吃出的“牙隱裂”
中醫體質檢測“大資料” 你是哪種體質?
2018-04-18
  揚子晚報網11月8日訊(通訊員 楊璞 記者 于丹丹)總感覺容易疲勞,但體檢指標都沒什麼問題,可能是處於“亞健康”狀態。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在其舉辦的膏方文化節啟動儀式上公佈了一組“大資料”,該院對超過1000名參與中醫體檢的市民資料分析
這些被扔掉的“菜葉”都是寶貝
2018-04-18
  生活中很多人要麼生生地將一些本來營養的食材扔掉了,要麼飲食過於肥甘厚味,沒有很好地把營養素利用起來,也是極大地浪費,飲食反腐勢在必行。 腐敗之一:食物過度加工 反腐利器:餐桌別忘“動粗” 北京電力醫院營養科主任崔軍介紹,現在的食
  • »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私隱政策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告示
Copyright 2018 www.healthway.tip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