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秋季養生湯可選6菜7中藥

秋季是很養生的一個季節, 煲湯成為了很多人養生的首選飲食。 那麼秋季養生如何煲湯呢?適合煲湯的蔬菜和中藥材有哪些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吧。

秋季適合用來煲湯的6種蔬菜

一、土豆

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吃後可刺激腸道蠕動, 能緩解便秘。 新鮮土豆煮後在水中仍能保持塊狀, 吃起來口感很面, 所以適合做湯。 最常見的就是西餐中的紅菜湯, 也叫羅宋湯, 把土豆、胡蘿蔔、紫菜頭、洋蔥、牛肉一起煲煮, 酸甜開胃。 此外, 土豆牛肉湯也是最經典的搭配之一, 其鮮味十足, 還能健脾養胃。

二、山藥

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 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等保健作用。 山藥適合跟肉類一起煲湯, 不但能使肉湯營養加倍, 還有利於肉湯中營養素的吸收。 常跟山藥搭配的肉類有排骨、牛肉、鴨肉、羊肉等。

三、蓮藕

中醫認為, 生藕性寒, 有清熱除煩之功, 煮熟後由涼變溫, 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 蓮藕與芸豆熬湯, 可改善睡眠品質, 和排骨一起煲湯能健脾開胃, 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需要提醒的是, 長時間燉蓮藕, 最好選用陶瓷或不銹鋼的器皿, 避免用鐵鍋, 也儘量別用鐵刀切蓮藕,

以避免其氧化變黑。

四、白蘿蔔

白蘿蔔有益胃、順氣、消食的功效。 它能促進膽汁分泌, 幫助消化脂肪, 其中的芥子油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 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 因此, 白蘿蔔跟排骨、牛肉、羊肉、豬蹄等一起煲湯, 不但補氣順氣, 還能減輕油膩感。 如果不想白蘿蔔的辣味太重, 煲湯時蓋子別蓋嚴。

五、海帶

海帶含褐藻膠、海藻酸等物質, 可以降壓降脂, 對動脈出血也有止血作用。 此外, 海帶富含多種微量元素, 如碘、鐵和鈣等。 海帶可分別和豆腐、蝦仁、排骨、花生、豬蹄等搭配煲湯, 或者不搭配任何材料, 直接用海帶煲湯也是非常鮮美的。

六、冬瓜

冬瓜性寒, 有潤肺生津、清熱利尿的功效。 其中所含的丙二醇能有效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 加之冬瓜水分多, 是適合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蔬菜。 適宜跟冬瓜一起煲湯的食材有很多, 如排骨、老鴨、海米、蘑菇等。 需要提醒是, 冬瓜煲湯最好要帶皮, 因為皮中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還含多種揮發性成分, 具有消暑健脾等保健功效。

秋季煲湯 養肺推薦7種中藥材

玉竹

玉竹味甘、微寒、性平, 歸肺、胃經, 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適合於肺胃陰傷, 燥熱咳嗽, 咽幹口渴。 適合乾咳但少痰, 或者口燥咽幹的, 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 玉竹多跟沙參、麥冬等藥材搭配。 玉竹味甘多脂,

質柔而潤, 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 而且玉竹中所含的維生素A, 對改善乾裂、粗糙的皮膚狀況有不錯的作用。

麥冬

甘、微苦, 微寒。 歸心、肺、胃經。 可以養陰生津, 潤肺清心。 常用於肺燥乾咳, 虛癆咳嗽, 津傷口渴, 心煩失眠, 腸燥便秘。 但是由於麥冬性微寒, 不宜用於脾虛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

百合

百合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百合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鮮百合更甘甜味美。百合特別適合養肺、養胃的人食用,比如慢性咳嗽、肺結核、口舌生瘡、口幹、口臭的患者,一些心悸患者也可以適量食用。另外,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於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杏仁

這裡說的杏仁,並非我們日常吃的堅果,而是俗稱的南北杏。杏仁苦、微溫、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可治療肺病、咳嗽等疾病。杏仁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心臟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也能一定程度上促進皮膚微循環,使皮膚紅潤光澤。而杏仁的毒都存在于皮裡面,而且僅僅是微毒,但建議食用時最好先去皮。

川貝

川貝其性涼,甘平,入肺經、胃經。其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幾乎是人盡皆知。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藥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於止咳的中成藥中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療效顯著,川貝母不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養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是一味治療久咳痰喘的良藥。如秋梨膏、川貝枇杷露等就都含有川貝。

西洋參

西洋參,其實又叫做洋參、花旗參。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除此之外,西洋參有助於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西洋參對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傷、咽幹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人群皆有益。日常生活中西洋參的食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煲湯還是泡水,可謂藥食相宜。

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幹結等。

煲湯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同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進行了科學研究,他們選擇了3種比較有代表性的煲菜,即蹄膀煲、草雞煲、老鴨煲,通過檢測發現:

蹄膀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後明顯增高,之後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30分鐘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90分鐘、脂肪加熱45分鐘可達最大值;鴨肉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值;

這3種煲湯中的營養並沒有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雞煲和老鴨煲,煲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所以無需長時間煲湯。

專家提醒說,長時間加熱會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60-90分鐘,就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

推薦:秋季養生第一湯“白銀湯”

原料:白蘿蔔、銀耳、鴨湯適量。

做法:將蘿蔔切絲,銀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清燉,注意時間不要過長。

提示:該湯不可與參類同食,脾胃虛寒者少食。

功效:

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也認為其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性平,味甘、淡、無毒。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安神、強心健腦等作用。歷代皇家貴族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鴨湯滋陰,具有清熱去火、潤腸通便的作用。

老鴨湯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幹口渴者食用;對於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也有一定的食療價值。三者合一,能有效緩解“秋燥”等秋後不適,是較好的清補佳品。 不宜用於脾虛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

百合

百合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百合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鮮百合更甘甜味美。百合特別適合養肺、養胃的人食用,比如慢性咳嗽、肺結核、口舌生瘡、口幹、口臭的患者,一些心悸患者也可以適量食用。另外,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於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杏仁

這裡說的杏仁,並非我們日常吃的堅果,而是俗稱的南北杏。杏仁苦、微溫、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可治療肺病、咳嗽等疾病。杏仁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心臟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也能一定程度上促進皮膚微循環,使皮膚紅潤光澤。而杏仁的毒都存在于皮裡面,而且僅僅是微毒,但建議食用時最好先去皮。

川貝

川貝其性涼,甘平,入肺經、胃經。其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幾乎是人盡皆知。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藥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於止咳的中成藥中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療效顯著,川貝母不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養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是一味治療久咳痰喘的良藥。如秋梨膏、川貝枇杷露等就都含有川貝。

西洋參

西洋參,其實又叫做洋參、花旗參。中醫認為,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除此之外,西洋參有助於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西洋參對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傷、咽幹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人群皆有益。日常生活中西洋參的食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煲湯還是泡水,可謂藥食相宜。

沙參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幹結等。

煲湯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同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進行了科學研究,他們選擇了3種比較有代表性的煲菜,即蹄膀煲、草雞煲、老鴨煲,通過檢測發現:

蹄膀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後明顯增高,之後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30分鐘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90分鐘、脂肪加熱45分鐘可達最大值;鴨肉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值;

這3種煲湯中的營養並沒有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雞煲和老鴨煲,煲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所以無需長時間煲湯。

專家提醒說,長時間加熱會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60-90分鐘,就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

推薦:秋季養生第一湯“白銀湯”

原料:白蘿蔔、銀耳、鴨湯適量。

做法:將蘿蔔切絲,銀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清燉,注意時間不要過長。

提示:該湯不可與參類同食,脾胃虛寒者少食。

功效:

白蘿蔔含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也認為其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食療佳品,可以治療或輔助治療多種疾病,《本草綱目》稱之為“蔬中最有利者”。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銀耳子等。性平,味甘、淡、無毒。具有潤肺生津、滋陰養胃、益氣安神、強心健腦等作用。歷代皇家貴族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鴨湯滋陰,具有清熱去火、潤腸通便的作用。

老鴨湯同時適宜營養不良,產後病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幹口渴者食用;對於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浮腫者也有一定的食療價值。三者合一,能有效緩解“秋燥”等秋後不適,是較好的清補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