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今天你也“心理感冒”了嗎?

心理感冒”其實就是輕度抑鬱症的精神病患。 在如今社會這是一個高發病, 也是困擾很多人的一個疾病。 心理感冒患者常感覺矛盾和挫折, 情緒波動大, 易消極、焦慮, 並出現緊張、不安、憤怒、憎恨、憂傷、恐懼等情緒, 表現在生理上可能出現頭痛、失眠、食欲不振、心悸。

由於外界環境、氣候以及人際關係的變化, 都可能會引發心理感冒患者發病。 心理感冒患者應瞭解, 就像感冒一樣, 很多人都會有輕度的精神疾患, 也會很快的康復。 這有助患者減少擔心, 也不用額外承受患有精神疾病的心理壓力。

現在正值春季,

各類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高發, 因為冬去春來, 氣候變化劇烈, 容易引起情緒波動;再者, 暖濕氣流電離輻射等物理化學因素, 會影響內分泌系統, 進而影響情緒, 所以, 春季出現精神問題的可能性比其他季節要高20%-30%, 如果你患上了“心理感冒”, 要學會及時自我調節, 為自己減壓。

心理感冒的症狀表現

心理感冒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制, 其實很多人對它不陌生, 但需注意與一般的“不高興”進行區別, 它有以下明顯的特徵:

情緒低落, 總是憂愁傷感, 甚至厭世悲觀絕望, 乃至有自殺的念頭和行為。

思維遲緩, 就是自覺腦子變笨了, 記不住事, 思考問題困難。

運動抑制, 就是渾身無力發懶, 不想活動。 走路緩慢, 不喜歡與人交流,

自發言語明顯減少, 老覺得活得太累等。

具備以上典型“心理感冒”症狀的患者並不多見。 有時可能是其中的一點或兩點, 但心情壓抑、興趣喪失、焦慮、精力不足、悲觀失望、自我評價過低、整日唉聲歎氣等, 都是比較常見的症狀, 特別是突然自信心不足, 做事憂鬱, 擔心自己做不好, 這時就要警惕, 是不是有“心理感冒”的前驅症狀了。

還有很多患者是以身體不適為主要表現:有頑固性失眠及早醒等睡眠障礙, 伴有健忘、乏力;找不到器質性病變的頭痛、身痛、肢痛、腰痛等;無原因的腹脹、腹瀉、厭食、噁心及胃部不適;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的不適, 但各種檢查卻均為正常。

由於早期患者“心理感冒”症狀表現比較輕微或不太典型,

往往容易被忽視, 直到情況嚴重甚至發生意外時, 人們才開始警覺, 但為時已晚, 所以及時識別自身的心理問題, 承認它並積極進行調節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