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喝水=吃藥?” “水中抗生素”引發民眾擔憂生態風險

“水中抗生素”引發中國民眾擔憂生態風險

新華網合肥5月12日電“喝水=吃藥?”這個匪夷所思的等式正成為中國當下熱議的話題。 近日, 一項研究稱中國的地表水被檢測出含有68種抗生素, 水資源安全問題再次引發民眾擔憂。 專家認為, 雖然目前地表水抗生素對飲用水安全尚不構成重大影響, 但是生態風險不容忽視。

由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完成的研究顯示, 中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且濃度較高, 還有90種非抗生素類的醫藥成分被檢出。 其中在珠江、黃浦江等地檢出的抗生素頻率高達100%,

有些抗生素檢出的濃度達每升幾百納克, 工業發達的國家則小於20納克。

“以後感冒是不是只要喝水就好了?”在調侃的同時, 不少中國民眾質疑地表水含抗生素是否對飲用水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這麼多抗生素在水裡, 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危害?它會不會通過水管進入千家萬戶, 讓我們每天喝著富含抗生素的‘消毒水’?”

安徽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汪家權表示, 地表水中含有抗生素與飲用水安全並無直接關係, 飲用水來源不是普通的地表水, 而是水源地。 自來水廠會對有機物質進行降解和消毒, 這一過程中抗生素的影響都會消除, 自來水出廠時也都會按照飲用水標準進行檢測, 因此無需對於水中含有抗生素對人體產生危害過度擔憂。

雖然目前尚沒有醫學報告稱水體裡微量抗生素對人體健康造成“立竿見影”的影響, 但“水體中抗生素殘留”已是世界範圍內的課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全球環境展望(四)》中明確提出, 必須考慮止痛片和抗生素等類別的“藥物和個人護理品”(PPCPs)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

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副院長于鋒認為, 地表水含抗生素會使微生物和細菌產生耐藥性, 使得原本有效的藥物治療效果降低或喪失, 增加患者的治療難度和醫療成本。 而抗生素通過植物吸收進入食物鏈後, 影響進一步被傳播和放大, 最終使人體免疫力降低, 形成耐藥抗藥體質。

中國社會亦開始反思這一問題。

專家推測, 在醫藥和生產領域對於抗生素的濫用, 以及缺乏完善的藥品回收制度, 是水中頻繁檢出高濃度抗生素PPCPs的重要原因。

據統計, 中國每年大約生產1300種化學原料藥及化妝品, 其中抗生素類PPCPs年產量在3.3萬噸以上, 中國藥物產量的70%是抗生素, 這個比例在西方國家只有30%。 進入人體內的抗生素, 被吸收治病的僅占20%左右, 有70%至90%都會被排泄出來, 然後通過生活污水進入環境。 此外, 動物和水產養殖業投入大、風險大, 為了防止大面積生病死亡, 養殖戶往往要投放大量抗生素。

由於中國目前垃圾分類和處理制度尚不完善, 每年因過期造成的藥品浪費達1.5萬噸, 如果用5噸的大卡車來運, 至少需要3000輛, 大部分居民家中的過期或閒置藥品等都是被隨意丟棄,

極易造成水體等環境污染。 目前無論是藥企採取“以舊換新”的公益性收購, 還是部分城市建立的家庭過期藥回收站, 其回收效果至今仍不夠理想。

“必須重視抗生素可能引發的生態隱患。 ”安徽省藥監局調研員孫斌園表示, 要特別對抗生素藥物的使用和回收進行追蹤, 將醫療機構抗菌藥物應用納入考核體系, 對於濫用抗生素的醫院和醫生加大處罰力度。

專家認為, 歐盟國家已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中國應及時出臺相應規範, 對動物水產養殖使用抗生素進行嚴格限制。 此外還應加大對於養殖領域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