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医养生-顺自然 养心

中医的发展要从远古的时代说起, 从人类文明刚刚起步的时代, 便有了八卦的理论, 其后又出现了黄帝内经这本经典著作,

这些理论将祛病与延年阐述的淋漓尽致, 是后世学习的经典书籍。 关于养生黄帝内经中讲的很多,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内容:

传说伏羲抑观天文, 俯察地理, 远取诸身, 近取诸物而先天八卦始成。

后来通过文王把先天八卦演变为后天八卦。 八八六十四卦之百八十四爻, 可以说是参性命之理, 寓养生之道, 远在六合之处, 近在一身之中。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书之祖, 其中对人生命运动的规律与祛病养生的方法阐述的最为具体, 祖先运用这些理论和养生方法, 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 逐渐形成整套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宝贵经验, 在封建社会因历史环境的原因, 加上秘而不传的师承至传统养生瑰宝一直得不到普及。

中医养生法就是在传统中医养生术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创编的一套简单易学, 且适合不同年龄尤其对中老年各种慢性病(包括某些癌症的辅助治疗)均有显著疗效的养生方法。

中医心理养生通过养生中的养气, 使人生机蓬勃, 起到祛病健身之效;通过养生中的养精, 使人精力充沛, 身体素质得以增强, 通过养生中的养神, 使人的智力得以开发, 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从养生效应上看, 中医养生, 可以使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获得双向调节作用。 有疾病者可以通过在医心理养生疗法的训练, 有效的恢复机体的自组性、协调性;有序性机整体性, 从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没有疾病的人士, 可以通过中医养生治疗的训练,

进一步趋于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开发智慧激发人体潜在功能的作用。

中医养生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祛除疾病的过程, 更是未病先防, 养生养心的过程。 所以多学习这些经典的著作对我们现代的养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