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中医养生-养护后天之本“脾胃”

现代人生活不规律, 对脾胃的损伤很大, 有胃病的人占大多数。 中医讲“脾胃”是后天之本, 湿主脾, 思伤脾。 所以我们中医养生法-养护脾胃的时候要注意:燥湿,

进食时不宜思考, 按摩胃经上的穴位, 如足三里。

在中医里将胃肠道等身体的器官的整人消化系统称之“脾胃”

传统中医认为, 脾胃是“后天之本”, 因此我们应要重视对脾胃的养护。 在日常生活中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微分学影响脾胃功能, 因此要应培养良好的习惯, 对于边进食边思考是不可取的。

中医认为, 适当的自我按摩可帮助改善胃功能。 如每天早晚两次自我推拿胃脘部(两手相叠, 于上腹部按顺、逆时针方向, 分别揉摩各30~50次), 能提高胃肠动力和免疫功能。 另外, 晚上睡觉之前, 洗脚之后按摩足三里穴, 也有显著的养胃功效。

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 从经络看, 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

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 双脚放平, 紧贴地面, 与肩同宽, 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 对脚部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 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 每日可重复多次。

稀软温热的粥属于养胃佳品, 每天喝一次粥是最实惠简单的养胃妙招。 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体质, 可以在白粥中加入一些药材。 如体质偏热者可用蒲公英、夏枯草煲粥;体质偏凉者可适当加党参、黄芪等。

以上几点是从中医养生角度阐释养胃的方法, 简单易行, 适合每天的养生。